反对侵略战争 捍卫人类尊严
2014年12月12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2日第679期 作者:王卫星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在“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方针的指导下,对中国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进行了有组织的大规模搜捕与屠杀。在此过程中,日军在南京城内外大肆屠杀无辜平民、强奸妇女、抢劫中外公私财物、焚烧和破坏城市。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直到1938年1月底才有所缓解。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占领南京后,持续约6个星期的屠杀、强奸、抢劫、焚烧等一系列暴行的总称。

  日本战争罪行铁证如山

  对于日军的大屠杀罪行,中国人民始终不曾忘却。早在1944年,国民政府即开始对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日本侵华罪行进行调查,并在行政院设立了“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后改隶内政部,更名为“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抗战胜利后,南京市先后成立“南京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和“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审判日本战犯奠定了坚实的证据基础。

  战争结束后,盟国在东京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并将南京大屠杀作为专案进行审理。经过大量细致的调查取证及法庭辩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时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的松井石根对南京大屠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判处其绞刑。在中国,国民政府成立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指挥部队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原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及进行“百人斩”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毅等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审判,并判处其死刑。

  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惩办了日本战犯,伸张了正义。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公然否定东京审判对南京大屠杀的定论,声称东京审判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不公正审判”、“南京大屠杀是东京审判虚构出来的”。几十年间,日本右翼分子的此类言论一直未曾停止。近些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彰显国家意志  体现人民意愿

  早在1985年,在南京各界呼吁下,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江东门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建成开馆。此后,每年12月13日,江苏省和南京市均在此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仪式,促使人们牢记历史、警示后人。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并举行公祭活动,同时,数十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一提案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成千上万的网民在网络上留言,表示赞同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七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决议以法律的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对大屠杀死难者的缅怀、对后人的警示,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忘惨痛历史,铭记深刻教训,更彰显了国家的意志,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这一决议也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更好地沟通交流,向全世界传递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谬论的有力回击。

  反映人民共同心声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参战国均设立了国家级哀悼日或纪念日,以国家公祭或纪念的形式,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强化人们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及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记忆。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纪念馆,同样是为了强化人们对战争创伤的记忆,以反思战争,教育后人。2005年,第60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此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史实的言行,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纳粹种族屠杀的罪行。因此,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完全符合国际惯例,也顺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反思战争、警示后人的时代潮流。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是完全必要的。这一举措必将促使人们更好地缅怀在全民族抗战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抗战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历史,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增强人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和平发展理念。同时,它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必将更加坚定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和决心。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