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东盟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24日 06: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4日第660期 作者:范祚军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东盟期间,首次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升为国家对外开放合作战略。从战略布局来看,国家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升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意在为更高层次上的中国—东盟合作打开空间。而反过来看,中国—东盟合作又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服务。

  加强战略互信,夯实政治支撑

  第一,保持高层交往对话,奠定互信基础。在《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正在推进的《中国—东盟国家友好合作条约》等框架下,积极推进中国—东盟战略合作,通过国家领导人互访、10+1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等机制,使政治互信达到了较高水平。

  第二,大力推进媒体交流合作,拓展互信广度。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等媒体是宣传、沟通和交流的主要载体,通过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加深东盟各国对中国情况的了解和认识,对减少误解、深化互信产生积极作用。

  第三,积极推进民间交往,增强互信深度。重点推进学界的交流,通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海南中国南海研究院等智库的学术联系渠道,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学术交流,推动政治互信的深入发展。

  加强产业合作,强化产业支撑

  第一,重点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临港、沿边产业园区,推广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模式,推进中越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及中泰、中印尼等的合作产业园建设。通过产业合作,促进相互间的产业优势互补,提升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紧密度。

  第二,加强中国—东盟信息产业合作,实施中国—东盟国际互联光缆工程,建设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推进中国—东盟商务信息港、CA认证体系、公共数据资源交换平台等建设,规划建设国际标准数据处理中心(IDC)、国际呼叫中心、国家级灾备中心、区域性计算中心,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第三,深化中国—东盟农业、能源资源合作,推动双方企业在粮食、水产品、果蔬、畜禽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和精深加工领域进行技术交流、资金合作。

  加强经贸合作,强化经贸合作支撑

  第一,建设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海洋渔业、海上旅游、海洋生物制药、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在北部湾湾口内探索建立中国—越南北部湾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在北部湾湾口外探索建立南海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加快形成泛北部湾旅游圈,共同打造中国(北海)—越南(下龙、岘港、胡志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中国(香港—海口—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海洋生态保护合作。

  第二,加强中国—东盟贸易往来。继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进程,重点加快非关税壁垒的取消、技术标准的对接;建设以中国食糖网、中国茧丝交易网等为主体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支持电子口岸建设,推动海关查验结果互认,开展检验检疫电子证书的标准和结果互认,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第三,加快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试验区积极试点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双向投资、双向贷款步伐,建立中国—东盟支付清算中心,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互设金融机构;建立面向东盟的矿产、白糖、木材、蚕茧、松香、水产品等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交易中心。

  加强人文合作,增强人文交流支撑

  第一,加强文化、媒体交流合作。与东盟国家互办文化艺术节、文化年,举办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暨出版合作论坛、广播影视展播展映、大型节目制作播出等活动,开展舞剧《碧海丝路》等民族文化精品东盟之旅活动;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心、北部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丝路书香工程”平台,实施中国—东盟广播影视产品译制工程。

  第二,扩大教育、科技合作。扩大相互间政府留学奖学金名额,实施中国—东盟政商领袖培育工程,重点支持对东盟国家留学生的培养和东盟专业人才的培训,推动设立北部湾大学、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大力支持国际组织和国外智库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

  第三,加强减贫领域交流合作。建立中国—东盟减贫中心,巩固、推广和扩大我国与东盟减贫经验成果,推动面向东盟的开放式扶贫。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