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繁华梦:上海近代国际化大都市之路
2014年10月17日 07: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17日第657期 作者:刘石吉

  在中国众多沿海港口城市中,上海兴起较晚。从最初不知名的海隅小镇到今天世界瞩目的远洋大港,上海几经蜕变,数度飞跃,开创了一条傍海而起、依海而兴的成功发展之路,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走向海洋的历史轨迹。

  傍海而起:传统港市形成与发展

  上海的兴起可追溯到盛唐时期。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在今上海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青龙镇。随着吴淞江上游的开发与贸易发展,青龙镇逐渐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号称“小杭州”。宋代在该镇设巡检司及镇将,兼管财政,又增设市舶务管理贸易,使之由民间商港上升为官方的海上贸易港,由此确立起船运贸易在古代上海地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奠定了上海以港兴市、因商兴旺的历史基础。

  南宋后期,吴淞江日益淤积浅狭,海舶通行困难,青龙镇随之走向衰落。与此同时,吴淞江南岸支流上海浦逐渐成为重要的贸易水道,各种商舶往来活跃。宋政府于咸淳三年(1267)在上海浦西岸增置新镇,是为上海镇。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上海升镇为县,隶属松江府。原本作为海隅小镇的上海,很快发展成为江浙地区一个重要的海上贸易港。明代拓宽范家浜,开辟黄浦江新水道,上海更成为良港。进入清代,在上海设江海关(常关),又移苏松道驻上海,其海上航运和贸易空前活跃。在清代上海港的沿海航线中,北洋航线是命脉,每年有大批北方的豆、麦、枣、梨和南方的布、茶、糖等货物南来北往。即便在开埠通商后的一段时期里,北洋沿海和长江流域仍为中国船只所专利,牛庄豆货与江南漕粮运输则更为沿海沙船独占经营。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江沿海航运业得以继续维持往日的繁荣。不过,这种独占的优势不久即被打破。随着近代轮运业的兴起,传统沙船运输业很快趋于衰落。

  凭海而盛:近代港城勃兴与变迁

  清道光十二年(1832),英人林赛、郭士立私自在上海十六铺码头登岸。他们发现,在短短一星期内,竟有400余艘商船经吴淞口进入上海港,因而认定这是中国最大的港市,有成为世界主要港口的潜力。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的首批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开埠通商给上海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使之很快取代苏州、杭州,成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实现了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的转变。不仅如此,随着国外航线的增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上海也超越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尤其是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作为中国近代贸易中心的地位全面确立。与此同时,随着列强租界的相继开辟和繁荣,新的市区在老城厢北部崛起,将近代西方城市管理模式引入上海,也造就了上海充满矛盾的城市风貌和社会形态。

  近代上海的崛起,伴随着港区的变迁。位于老城厢东北的十六铺是上海的传统港区,也是上海步入近代世界的重要门户。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在十六铺建造轮船码头,1873年清政府在此成立轮船招商局。此外,1860年美国长老会开设美华书馆,1882年英国人在上海引进电话,1886年中国人在上海自建第一条马路,1897年上海建立第一家发电厂,1908年上海最早的近代剧场“新舞台”等,均出现在十六铺。不过,十六铺港区的发展有诸多局限,最主要是码头受限,亦即黄浦江航道淤浅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商业中心向北部租界区转移,越来越多的船只改在更靠近吴淞口的苏州河沿岸停泊装卸。进入20世纪,上海港区外移趋势进一步明显。到30年代,在“一·二八”事变和抗战初期淞沪战役的冲击下,十六铺的繁荣景象逐渐衰退。

  入海而行:迈向世界第一大港

  1980年代以来,上海港区的外移过程不断加速,先是移至沿长江的外高桥地区,继而又在长江口外新建洋山深水港。

  洋山港位于东海舟山群岛中的崎岖列岛,系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海上交汇处。该港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离岸式货柜码头,其建设目的在于彻底改变因外高桥港区水深不足而限制吞吐能力的状况,进一步推动上海成为东亚最大,乃至世界第一的枢纽港。目前已建成的港区,包括11公里长的深水岸线,近30个大型泊位,年货柜吞吐能力达1500万TEU以上。另有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将港区与陆地连接起来。水深常年保持在15米以上的洋山港,突破了上海作为长江流域入海口的瓶颈,有效解决了上海港缺少深水海岸所导致的货柜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上海已在近年超越新加坡,跃升为世界最大的货柜港口。

  洋山港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保税港。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合一,对于推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及全国的进出口、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洋山港既具备成为第一大国际货柜港的优势,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若干劣势。诸如气象条件不理想,易受台风等海洋极端气候的影响而导致港区停摆;运输结构较缺乏安全感,以跨海大桥作为连接港区和陆地的唯一通道,一旦桥面发生紧急情况,整个港区恐将瘫痪;港区孤悬外海,依靠公路运输驳运货物,势必提高物流成本。

  上海港区的不断外移,实际上是上海向海洋发展、融入世界的反映,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由陆地走向海洋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 台湾“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暨近代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