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编写令我感到使命重大
2014年09月29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9日第652期 作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毛卫平

  作为作者之一,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写了《大众哲学》。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精神生活方面,还有不少困惑、混乱和空白。因此,写一本《新大众哲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完成艾思奇生前的愿望。

  参加这项工作,我有三点突出的感受。

  一是强烈的使命感。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时刻陪伴,让我们这一代从艰难曲折中走过来的人有方向、有智慧、有力量,从而战胜困难,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老一辈传给我们并应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从王伟光那里感受到一种信念:看重的不是做官,而是做事。我们要把自己所珍视的精神财富传给他人,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传世之作,《新大众哲学》就做了这样一件事。

  二是不懈的奋斗精神。从会议纪要里,大家能感觉到我们工作的节奏和压力。特别是王伟光同志,在繁重的领导工作之余,不但要完成和大家一样的任务,还要增加大量的修改、定稿工作,其工作的压力和效率,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在我看来,王伟光不光是学术带头人,也是名副其实的劳动模范,是老一辈寄予无限希望的我们这一代人的优秀代表。

  三是和谐高效的团队。我们有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有高效的组织领导,大家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既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又有主编的担当和决断;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细心的理解和关照。回顾这段经历,一方面我感觉到很歉疚,因为我工作做得比较少;另一方面又感到很欣慰,有幸参加这份有意义的工作,留下了很多美好记忆。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