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新、内容新、方法新
2014年09月29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9日第652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赵剑英

  我个人初读《新大众哲学》后有一个突出的感觉:《新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创新之作,具体来讲有三点体会。

  第一,结构新。该书逻辑结构合理,内容丰富。首先,总论部分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它们的意义作了简明扼要、高屋建瓴的概括。视野广阔,格局非凡。开篇引人入胜,十分成功。

  另外,作者直面市场化、全球化、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的生存、存在的困惑,以及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问题,专门辟出两篇来讨论价值观、人生观问题。这些都说明《新大众哲学》的作者们不仅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同时也十分重视其改造主观世界的功能。

  第二,内容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时代化、中国化是缺乏生机和根基的,就无法实现大众化。而不在大众化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能是书斋里的哲学。当代世界无论是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利益结构,还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民族、国家关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新大众哲学》作者不畏艰辛,力图站在时代的高点上对时代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变化作出新的哲学思考与分析,写出反映适应新时代的《新大众哲学》。

  第三,方法新。《新大众哲学》紧紧围绕哲学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学问这一根本特征来展开研究和理论阐述,彰显了哲学的智慧本性。《新大众哲学》鲜明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新大众哲学》把哲学的智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通过充满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生动例子,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出来。同时,《新大众哲学》也融入了不少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思想与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融合与对话。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