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众的哲学探索
2014年09月29日 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9日第652期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 梁言顺

  初读《新大众哲学》的深切感受是,这是一次为了大众的哲学探索,也是一场在哲学工作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有效对话,更是在哲学与大众之间架起的一座新的虹桥。

  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社会历史规律的顺应,也是促进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正是《新大众哲学》的一大特色。具体体现在至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着眼于大众立场来推进哲学发展,要集中大众智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获得的感知、经验与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定时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对这些包含着真知的素材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加工,必将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并在汲取时代精华、概括实践面貌、揭示事物本质、把握利益趋向等方面取得理论突破。可贵的是,《新大众哲学》在汲取大众智慧、推进理论突破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

  第二,着眼于大众立场来推进哲学发展,更要关注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直接相关的切身利益问题,是与老百姓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关注与探索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以哲学的方式来导引民生问题的解决,必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可喜的是,《新大众哲学》进行了非常宝贵的探索。

  第三,着眼于大众立场来推进哲学发展,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大众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克服那种局限于孤芳自赏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的狭隘性,避免那种单纯纠缠于故纸堆的保守做法,从象牙塔走进大众生活,把理论创造的着力点从自我放大到广大民众身上,建构理论创造与面向大众的良性互动关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一个典范。可贺的是,《新大众哲学》接过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大众的接力棒。

  总之,《新大众哲学》的问世,将使更多非哲学专业的人们有条件亲近哲学,自然也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掌握群众。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