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4年09月26日 07: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第651期 作者:邓宏兵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区际发展不平衡与制度条件可变的背景下展开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所积累造成的地缘结构上的“多元经济形态”决定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是一个非平衡过程;渐进改革过程特征又决定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照搬现成市场机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在矫正传统制度缺陷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

  生态文明视角下如何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也就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这是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

  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以新技术研发为导向,推进化石能源排放低碳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强化节能,提高能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建立制度保障

  此外,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推动转换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取消垄断行业产品的行政定价机制,相应建立与完善价格调整听证制度。

  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在区域内外的全面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