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书:水族先民实践智慧的结晶
2012年07月06日 10: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6日第326期 作者:

    【核心提示】不管水书的起源是否比甲骨文还早,也不论它是否为上古连山易,水书给人们留下的历史印记与文化内涵均不容忽视。
 

  目前,除官方保存的2万余件水书古籍外,散存民间的约3万件水书仍是水书先生的掌中易经,对水族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莫友芝将水书带入学者视野以来的150余年,学者不断深入水族山区寻其踪迹,从历史学、天文历法、文字学、语音学、民族学等角度进行考察,试图揭开水书背后的文化密码。但受文献缺乏、语言不通等因素所限,加上民族感情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水书与水族的渊源、水书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等问题仍未得到全面系统的梳理,水书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徘徊。

  有人说水书习俗属民间巫术,但学者们从水书中看到了朴素的唯物观,看到了水族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不懈努力。它是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包含的民俗、宗教、天文历法、哲学观等,是水族先民集体记忆和实践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绚烂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源于农耕文明、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水书习俗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由于水书先生年岁偏大、年轻人外出打工,水书习俗出现后继乏人、人亡书废的危机。农耕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博弈,在这重山叠峰间激烈而无声地进行着。

  不管水书的起源是否比甲骨文还早,也不论它是否为上古连山易,水书给人们留下的历史印记与文化内涵均不容忽视。

  走进水书,记者希冀能给人们一个了解水族、认识水书的窗口,期待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使其从水书先生的“神坛”走向民间,从原始宗教和巫术的迷雾中走进现实,从消失的边缘再度呈现在当代文化时空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高娜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