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智库成果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4年01月26日 15: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6日第2824期 作者:魏礼群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提出了新要求,强调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些论述将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社会治理结合起来。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而公共安全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柱。将“安全”贯穿到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些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社会各界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围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围绕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例如,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社会治理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如何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及其现代化、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如何使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如何加快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等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启了新征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

  首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著增加。这些变化对全球各国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给我国发展安全与社会稳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社会治理和平安中国建设产生了多重影响。其次,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尤其是数字化社会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便利、舒适、高效、品质的新体验。然而,数字化社会也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再次,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加快演进,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并且少子化趋势日益显著;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些社会变化具有许多新特点。最后,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的易发阶段,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显著增加,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各类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如何应对这样的新形势新变化,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因此,智库机构应该充分发挥作用,特别要在以下方面下更大功夫。

  一是加强科学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强大凝聚力;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和推进社会治理;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高水平平安中国;明确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明确提出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标识;明确提出注重基层社会治理,夯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坚强基石和扎实基础。以上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党对社会治理工作规律和社会治理道路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在全面领会、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贯彻落实。

  二是加强咨询研究,服务党政决策。党的二十大全面部署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方面的重大任务。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务,确定新课题新项目,例如,如何实现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如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如何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加强国家安全能力;等等。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和储备性的政策研究,提出高水平、建设性且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深化理论创新研究。提供创新性思想产品,是智库的重要职能。坚持树立问题意识,倾听时代声音,正视各种矛盾,并深入实际研究真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现和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研究的根本性任务。要继续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提出有价值且有影响力的新判断、新概括、新观点、新见解,服务和推动理论创新、学术创新、方法创新。特别要具备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高度重视倾向性、苗头性和潜在性问题的研究,灵活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进行独立思考,以揭示问题的本质,发表真知灼见,讲清哲理、学理和道理。

  四是注重成果质量和转化应用。研究成果的质量是智库的生命,也是智库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秉持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精心选题、精心研究、精心撰写、精心修改,多提供高质量成果,多出精品佳作。要坚持与实际工作部门展开合作研究,以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成果转化的及时性。同时,仍然要根据不同智库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要拓展成果应用渠道,通过成果出版、媒体公开发表、论坛、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发布、推介。

  五是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对外合作交流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职能之一。首先,要积极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共同对改革发展中涉及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积极广泛开展与国外智库的合作交流,拓宽“请进来”“走出去”的渠道,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六是培养输送智库人才。智库作为一种知识和人才密集的机构,汇聚了大量高端人才资源,也可以说是“人才库”。为了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需要建立良好的智库制度安排和生态环境,特别是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以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应该打破传统观念,灵活选才,既要不断吸纳优秀的研究型和专家型的高素质人才,又要加强培育和输送优秀的智库专门人才,这样才能够使智库充满活力、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