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乡村宜居生活功能研究
2023年06月28日 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8日第2679期 作者:单宁珍

  

  ■完善生活功能是形成乡村宜居服务业、拉动乡村人口在地就业的重要路径。图为市民在河北省承德市某村一家“共享农场”劳作。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乡村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乡村宜居生活功能及其对促进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的研究。

  我国对乡村功能较为系统的研究始自大城市地区对农业功能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都市型农业研究,突破了将农业功能视为生产功能的局限,提出农业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指出农业的“三生”功能将会向所在的农村延伸。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学界对乡村功能的研究受到关注,特别强调乡村对于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的生产功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为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对乡村生活功能进行理论研究至少需要对以下几方面有深刻认识。

  第一,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生活作为人类维持生存和生命再生产的“第一前提”,人类的各种活动最终都以实现更好生活为基础和目的。从实践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重点任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继续解决好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以及群众仍面临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难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和走向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几亿农村居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需求。

  第二,提升和完善乡村生活功能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特征,是从战略上促成生产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到城乡双向流动的转变,尤其要鼓励城市要素向乡村流动,支持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在乡村汇聚全社会力量,在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于城市短板的同时,也补农业农村长期得不到人力要素充实的缺口。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缩小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的差距,不但具有改善原有农村居民福祉的意义,也具有为促进人力要素向乡村流动创造更有利条件的意义。以“补短板”带动“补缺口”,使新要素、新动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加快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走向城乡共同富裕。

  第三,提升乡村的生活品质是充分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功能的重要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进入以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迁移为主的快速城镇化时期,用不到30年时间走过了先行工业化国家几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守住山长青水长绿的美好生态环境,在乡村有居有业的专业劳动者需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应在人口城镇化率尚未到达峰值之前,着手解决以乡村人口城镇迁移式为主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避免乡村人口继续大量流出而加剧城乡人口结构失衡的突出问题。因此,不仅要让乡村在向城市提供农产必需品、文化享受等服务中增加收益,同时要更加注重体现乡村自我服务、吸引外部要素的生活功能建设。只有以高品质的生活为增强剂,才能有更充分的条件使经营农业有奔头、守护生态有引力、乡村社会有稳定持续的发展。

  第四,完善生活功能也是形成乡村宜居服务业、拉动乡村人口在地就业的重要路径。乡村宜居生活服务业,包含为老龄人口居住、从业服务的康养事业和产业,也包含为人才要素和人力资源流入形成“新村民”服务并牵动的休闲度假、医卫康养、教育文化、物业服务、商贸流通、网络数据等相关产业。从历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情况可看出,与2010年相比,2020年乡村生活服务业从业人口增加74%,占乡村人口就业的比重由7.1%上升到19.8%,属于乡村就业增幅较大、增速较快的产业。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城乡要素流动加快,乡村生活服务业必将成为就业覆盖范围宽,便于农户和集体经济或合作社、小微企业等主体进行经营的宜农产业,应有效利用农村集体和农户现有存量资产,发挥乡村生活服务业不增碳、低成本、易兼业等优势,有效增加农村居民和集体经济的财产性收入,让乡村生活服务业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产业门类。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各地乡村情况差异很大,生活功能变化走势复杂。在一些人口大量流出的乡村地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这些乡村地区的生活功能可能会因人口规模以及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生活服务量减少,但不应因此降低生活功能的地位与品质,反而更需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来强化生活功能的某些方面(比如针对老龄人口的服务)。在偏远地区、山区以及以农业和生态保护涵养为主的地区,加强生活功能的针对性更显必要,内容更需丰富,品质更应提升。同时,在一些人口流入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居住人口规模扩大、职业结构非农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走势,形成了大量非农业劳动者、非原住村民、非集体经济成员等多元生活主体共同居住的新需求。这一方面是对乡村生活服务功能内容的丰富,另一方面也给创新乡村对“新居民”的服务、治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挑战。从改革视角看,增强乡村基层特别是集体经济的生活服务功能,是新时代增强基层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长久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发展视角看,对“新村民”的生活服务功能是促进形成乡村宜居服务产业、增加在地就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