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时间结构连通虚拟与现实
2023年05月31日 10: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31日总第2661期 作者:吴氏花 牛一帆

  社会学长期探索历史与现实对应视角下的时间样态,但对新出现的连通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时间却关注较少。“元宇宙”技术在股市、媒体、产业、政策等众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连通和融合了虚拟与现实世界,并将它们统合为连续的、具有不同虚拟与现实程度的经验体系,塑造了全新的时空存在形式。技术引起的空间新形式已得到广泛讨论,而其引起的时间形式变化却有待进一步探讨。

  虚实共存:双重时间结构

  在虚拟技术的支撑下,社会时间结构分化为虚拟与现实两套独立而又交织的时间体系。虚拟时间是人们进入虚拟世界后的“化身”所经验到的,运行规律服从于软件应用需要;现实时间则是人们日常体验到的。虚拟时间本身不具备独立性,尽管人可以通过端口以“化身”的形式进入虚拟世界,但身体只能存在于现实中。因此,虚拟时间是现实时间的附加。

  不过,区别于现实时间,虚拟时间仍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虚拟时间的技术本征可被视为基于数据和算法的系统读秒器,内在于应用系统中。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虚拟时间的属性有明显的差异,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现实社会时间完全一致。数字孪生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物理映射,还可以映射经济生产、业务流程等,由此带来的是与互联网系统完全一致的时间。第二类是对现实社会时间的模拟,表现为匀速、均质的流动,但时刻并不对应真实时间。比如,大多数游戏应用内部的时间起始不同步于现实时间,以“0”为起始计数至游戏结束。第三类则是对现实时间的解构与重构,表现为断裂、循环和逆序。比如,在社交应用中,互动时间并非连续的,仅当行动者接入应用时,时间才得以“产生”。

  总而言之,虚拟时间的复杂样态是对现实时间进行模拟和重构的结果。第一类虚拟时间并不对行动者的时间经验产生影响,其完全同步于现实时间;第二类与第三类则会对时间的根本意涵产生影响——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序列不再具有单一、固定的流向,与现实世界的时间秩序形成鲜明的对比。虚拟时间与现实时间两个不同的时间体系,分别对人们的“当下”产生影响,造成了两种相对的时间体验。

  虚拟与现实双向渗透

  在受技术加持的现实世界中,人们所直接意识到的“当下”时段会被压缩。与之前相比,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事务量的增加让人们产生时间“加速”的体验。在一定意义上,这种由技术引发的“加速”可以被称为日常生活的虚拟化。这不仅是指由数字化带来的现实生活的虚构,更是指这一系列虚拟化所引发的社会结构的虚拟重构。在此意义上,人们对现实时间的体验受到虚拟技术的影响。

  同样,伴随虚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虚拟产品进入市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在虚拟情境中的时间也不断增加。于是,更多的人不停地穿梭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相对于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人们在虚拟情境中的“化身”所处的是充满沉浸式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世界。这种情况可以被称为虚拟的日常化,包括了虚拟时间的日常化。这种日常化,不仅体现为人们日常虚拟体验的增加,还表现为人们有意识地根据虚拟时间安排日常的作息。

  在这种双向渗透的影响下,人们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地向虚拟世界倾斜。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虚拟生活在未来会占据个人更多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时间会转化为现实时间,因为在时间秩序上,虚拟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二分仍然存在,虚拟时间的独特秩序是技术所赋予的。因此,虚拟生活的日常化都将成为新的客观事实,双重时间结构的基础也将更加牢固。

  虚实共生:一种新的时间形式

  时间形式是人们安排日常行动和协调社会互动的观念与实践方式,是时间结构所对应的生活实践形式。虚拟生活的日常化会导致人们时间形式的深刻改变。在人们的经验现实中,“当下”是体验的来源,而“过去”是记忆的空间。透过体验与记忆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到虚拟生活日常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多的体验来自虚拟世界,而这些体验是类真实和超真实的。虚拟世界对个体体验的根本影响在于改变了“物”和“人”的地位,人能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原本只有在现实中才能感知到的物。虚拟技术可以通过建模、渲染和数字孪生技术还原现实世界中的物,衣服的质地、鞋子的舒适度、食品的口感、汽车的性能等都能被“体验”。不仅如此,虚拟人技术的突破将使得虚拟世界中出现新的主体。虚拟人技术可以在如今AI驱动的有口唇、表情动作的动画人的基础上,通过自然语音处理、知识图谱和知识推理,建构虚拟人的认知图谱,并通过情绪模型、性格模型、对象区分模型实现人格建构,甚至在生命数据库中将人的“灵魂”数据化赋予虚拟人。虚拟人主体的出现,使得虚拟世界的社会性充分扩大,给人带来如同现实世界中文化与互动的真实体验。虚拟技术所带来的超真实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虚拟世界生产了大量的行动痕迹,成为记忆生产的另一场域。当下的时间结构有可能导致人们的记忆越来越多地存储到虚拟世界中。现实世界是不断加速的,人们在日常实践中的体验事项流于表面,人们遵循现实世界的竞争逻辑而疲于奔命,来不及体验与回忆“当下”的事项,事物就已经发生变化。得益于虚拟技术,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存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瞬间,以此来记录对自己而言有价值的、不可遗忘的事件,从而将记忆转移到外部。不过,虚拟技术所储存的这些记忆是行动者无力删除的。区块链技术将建构一个一定程度上扁平化的虚拟世界,人人都有生产数据的能力,但同样也有保留数据的能力。每一个曾经观测过某行动者足迹的主体,都能够将数据保留在自己的端口中。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增加了“数字圆形监狱”形成的风险,人们的遗忘能力在被加速剥夺。遗忘是人的本性,通过遗忘人们可以筛选对自己有价值、值得记忆的瞬间。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的遗忘权利不再归属于自己,庞杂的、美好或不美好的记忆都潜藏在虚拟世界之中,随时都有被挖掘的风险。

  综上所述,当下的时间形式特征在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生,个体的生活越来越无法脱离其中任何一个而存在。面对流转日益加速的现实世界,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向虚拟世界倾斜,虚拟世界作为超真实体验与记忆生产、存储的场域,成为个人生活再生产的“数字绿洲”。不过,人们也无法纯粹地生活于虚拟世界中,现实世界永远是虚拟世界的根基,而且虚拟世界并非是美好的净土,其中存在“数字圆形监狱”等风险。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不得不以虚实共生的时间形式生活。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