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学科体制的建设与学科知识的积累,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主性、学术规范性不断增强,既带来了学科内部的分化与发展,也引发了各分支学科之间一定的交流障碍。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入具体领域,不断精进,也需要冲破边界,在总体意义上开展学科交流,青年博士论坛即措意于此。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在西南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在论坛开幕式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强调,在专业化、碎片化倾向较为明显的当下,论坛旨在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和嫁接资源的平台。不同分支领域、不同院系的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在差异中见学术之新进,在交流中明同侪之所为。
从现实中思考研究可能
社会学研究离不开对现实的观照,此次论坛的突出共性便在于抓住了当下中国的热点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体现了青年学者的现实关怀。
中国人民大学潘桐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以华北某镇一起“无理取闹”的两村纠纷为案例,呈现出基层政府在治理活动中“私事公办—公事私办”的行动图景,折射出基层社会治理中有限治理资源与无限治理责任所导致的治理资源与治理责任之间的错位,以及基层治理主体在此错位结构下为完成治理绩效所进行的资源重构。成伯清认为,该研究展现了当今社会治理中的微妙变化,可以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结构脉络中去思考。
南京大学王卓关注血荒问题,认为造成中国整体性血荒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对血液性质的单一性界定(生命礼物)与社会主体对血液性质的多元性界定(神圣性血液、关系性血液与商品性血液)之间存在着张力。只有在国家合法化的血液性质认知与社会主体潜在的血液性质认知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从根本上应对血荒问题。清华大学严飞认为,该研究厘清了关于血液的多重认知,但研究方法部分需要更为详尽的叙述。他主张定性研究要像定量研究一样有比较严格、详细的方法说明。
南京大学陈蕾对“在职教师家教市场何以屡禁不止”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了分析,运用经济社会学视角,结合自我行动概念,探究其运作机制与生存之道。南京大学吴愈晓认为,其解读为理解当前课外培训市场提供了帮助,但用意于以中国教育市场的案例来对话地下经济的理论,或可使研究更具分量。
北京大学陈伶娜以新浪微博某明星粉丝社群为个案,以社会资本为研究视角,从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微博粉丝社群的社会资本构成、特点、价值体现和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黄家亮认为,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偏于面面俱到,从编辑视角来看需强调对研究领域的知识贡献,研究方法也可作进一步说明。
在脉络中挖掘思想资源
此次论坛的另一特点在于擅长从不同脉络中挖掘思想资源,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述评文献,抑或是着力理论,均体现了青年学者的深厚学养与训练有素。
南京大学陈云龙聚焦浙北乡村历史进程,从社会学角度对儒家伦理的社会运行框架展开探究,将之分为制度化实践和生活化实践双重路径,着重探讨由地方文人主导、平民百姓参与的儒家伦理与地方礼俗生活的具体结合过程。黄家亮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信仰具有混合式特点,该研究需要加强说明所分析内容与儒家伦理的关联。同时,因相应社会基础差别较大,不能与当下简单类比。
香港中文大学李荣誉系统回顾了社会学关于货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市场货币”“特殊货币”和“实用货币”三大研究路径,并以此分析新的货币形态如何改变金钱认知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闻翔认为,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研究述评,并指出货币社会学在中国正当其时,选题值得称道,不过结尾部分应回到中国经验中来讨论,即如何在中国情境之下顺着相应路径开展研究。他提出,好的研究述评不应停留于对西方文献的梳理,更重要的是要与中国经验展开对话。
南京大学张天一深入研究了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尝试厘清“行动者”与“转义者”、“网络”与“转译”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探讨拉图尔视角下人与物的关系,强调其原文中的“连字符”加深了理论意涵,不可忽视。同时指出该理论将物纳入研究范畴,且通过聚焦行动是如何发生的,揭示出社会中联系的内在机理,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社会的视角。成伯清认为,该研究分析得当,但在叙述过程中要考虑与其他理论对话,亦可使拉图尔的新颖之处更为明显。
以反思来探究意义体系
社会学研究既牵涉具体问题又超脱于此,其反思性视角为解析研究中牵涉的意义问题提供了可能。此次论坛的又一亮点在于格外注重研究中相应行动者的意义诠释,展现了社会学对不同人群的共情与关怀。
杭州师范大学高艺多依托经验现实对情感劳动研究进行思考。她以混合型情感劳动为分析框架,发现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关系脉络中表征“情境化的心灵”,即工具型情感劳动、交往型情感劳动、认知型情感劳动和赠予型情感劳动,并认为其情感劳动受制于管理主义的制度、组织要求与关系主义的文化和专业规范之间的张力。而“看见”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可使我们感受到更鲜活的治理情境对人的影响,延伸出建构“有力”社会的思考。成伯清认为,该文是对现有情感劳动研究范式的极佳反思,但可考虑“把意义带回来”,同时联系结构性处境,以使研究更为清晰。
华中科技大学王钰文、王茂福尝试利用群体边界视角来考察分析生态移民与当地人群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过程,以对其社会融合困境加以解释。清华大学孙秀林认为,该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社会学的经典题目进行了分析,总体非常精致,但是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差别有待思考,如何分析问题背后所牵涉的社会结构也有待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昱文以贵阳某社区拾荒的随迁老人为研究对象,以生平情境为分析工具,探究他们为何拾荒、如何拾荒以及拾荒之于其意义,并揭示其行为背后的文化意涵。闻翔认为这是一个相当细腻且有关怀的研究,所用生平情境视角也很适当,建议在未来增加对其子女的访谈,使视角更为完整。
青年学者与时代使命
繁荣中国社会科学,离不开青年学者的参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不仅需要名家大家,更需要青年学者;优秀的学术期刊都是既重名家名作,又重新人新作。青年社会学者应在训练有素的基础之上,以问题为导向,处理好学术与政治、专业化与思想性、碎片化与整体性、承前性与启后性、社会学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等多重关系,做到有格局、有胸怀、有胆识,努力发挥学科优势、回应时代重大问题,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青年学者的成长,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的支持与培育,这也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必要基础。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八届的青年博士论坛,就是这样一种尝试与实践。从基层社会治理到儒家伦理的地方化实践,从生态移民社区到微博粉丝社群,从“血荒”问题到补课市场问题……与会学者在研究进路、具体方法、聚焦议题上的多样性昭示着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丰富多彩,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也予之启迪。青年博士论坛将继续为青年学者提供平台,帮助青年学者与时代共成长,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写下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一笔。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