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学期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中的作用
2021年08月18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18日第2232期 作者:谢寿光

  在整个学术建制中,学会的学术传播专业委员会以及从事学术期刊、学术图书出版的编辑,该如何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尤其在数字时代,对于整个学术的传播,编辑怎样才能有更多的作为?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中国社会学会的学术传播专业委员会建立得比较晚。但在国际国内很多其他学科的学会中,学术传播专业委员会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传播专业委员会以及各自的平台建立起来,更好地发挥期刊界的作用,助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基于个人的经历和思考,分享如下。

  第一,每年社会学学术年会,应精心设计主题,把期刊论坛办好。目前社会学的专业学术刊物将近10种,设有社会学栏目的综合刊物有几十种,加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其他平台出版的集刊若干种,前些年大家讲的缺少载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可能各个刊物都要好文章,那么好文章从哪里来?这就牵涉各家期刊需要错位竞争。如果一个刊物没有特色,那么期刊的影响因子永远上不去。作为社会学的“媒体人”,应该怎么给自己定位?编辑首先应成为社会学的专业学者,要有很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学界需要的不是“万金油”的编辑,因为社会学的知识传播和内容生产是一体两面的,编辑和学者的身份是必须能互换的。我曾提出“旋转门”概念,即“研而优则编,编而优则研”。学术期刊编辑在这方面比图书编辑更有优势。

  第二,作为学术传播者或学术编辑,最主要的职责是发现有价值的内容。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任何一个重大事件,或者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甚至一个概念的提出,没有一个不和期刊、出版、传播发生关系。社会学界老一代的社会学家们,例如陆学艺先生,他卸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的那一两年,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时说了一句话,让人觉得这一辈子当他的学生是值得的。他说:“我们这些人,如果今天有一点名气的话,是靠编辑培养出来的。”作为一个做了几十年编辑的人,心里听到这样的话,会感到多么自豪!他当时提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1000多位从事学术刊物和图书出版的编辑,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重要的力量,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做一个文字匠,只给人当下手。所以,编辑一定要认识到编辑的职责是什么,编辑的职业荣誉感从何而来。

  第三,学术编辑应是学术发展的引领者。实际上,编辑是出题目的人,文章是否符合刊物要求,需要根据编辑自己的学术眼光来判断。一般来说,好稿子没有自己投来的,都是组稿组出来的。中国社会学会每年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学术年会,实际上是最大的学术聚集平台,而最受益者是谁?是编辑!因为在最短的时间内,编辑能进一步验证作者的思想,当面听作者的发言并与之交流。小到组一篇稿,大到刊物、平台的定位,搞清楚应该由哪一个学术团队和他对接,都可以在年会上实现。我觉得作为一个价值的发掘者和引领者,具体的操作很重要。我们不能仅仅把稿子发出来就完了,每一个期刊或者集刊,最起码每一期要有一次沙龙,或者有一个沟通的平台,为论文、图书的作者提供一个一起评论、分析的机会。要办好学术期刊,应该通过年会这类平台追踪各个研究课题,追踪各个报告和论文的研究写作背景和过程。在这一点上,如果想做价值的发现者和传播者,要具备一些记者的职业素养。

  第四,要掌握现代的传播规律。这个时代已经变了,所以要通过多媒体的手段,特别是期刊要想有影响力,每篇文章最好跟作者配合着用公众号去推送。比如,《世界文学》就经常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直播团队举办学术沙龙。这需要用新的数字媒体手段来进一步延展我们的传播空间。

  第五,社会学的学术编辑在引领学术发展方面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要立足中国,二要有世界眼光。我们发表的文章,肯定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际——中国的经验、中国的事实、中国的立场。但仅仅靠这个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世界眼光,要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发生的所有事情。这就需要为中国概念去寻找中国的经验依据——如果是中国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势必要从人类文明的历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渊源、寻求支撑。实际上,要做好学术传播,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必须做好,比如说进一步去讨论学术规范,且这类规范不能仅仅是在中国自身适用,还要能融入世界学术体系。要有一套能够跟世界接轨和对标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去与世界对话。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就不能仅仅发表国内学者的文章,要面向世界去约稿,要吸纳华人学者甚至是在国际学术界活跃的、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社会学学者撰写的优秀论文,最终把研究成果吸引到我们主办的学术期刊(英文刊)平台上发表。要着力把我们自己刊物发表的文章通过多语种转换,将学术成果与海外学界进行广泛交流对话。这不仅要求语言的转换,更要求表述和写作方式的转换。

  (作者系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