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资源
2013年12月01日 00:57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11月29日第34期 作者:

 

岭南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广阔空间
郑洪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中提出要“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和“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对一门自然科学类别的学科,专门提出文化问题,这反映了中医药学的独特性。
 
 
 
 
   中医药具有
   科学与文化双重属性
 
    目前,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成果。从外部研究的角度看,对中医药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较多,如儒、道、佛思想的影响,中医医德规范与文化等。同时,还涉及对近现代中医与社会的研究,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制度与学术环境的整体转变,产生了影响颇大的中医药存废之争,其过程和发展成为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关系的切入点。此外,随着近年中医医疗、药业和养生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关于中医药文化如何促进相关产业的应用性研究也开始出现。 
 
    从中医药体系内部的学术研究看,中医药学非常重视从传统医学文献中发掘理论和临床经验,而文献整理在内容和方法上往往离不开哲学、历史、语言等传统文化。另外,中医药的理论学说又常常出现“一源多流,流派纷呈”的状况,形成各种中医学术流派,流派之间在临床技术上有不同风格,例如滋阴派、补土派等;也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例如海派中医、岭南医学、新安医学等。从这些不难看出,中医药具有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自然科学门类的重要特点。
 
   中医药文化
   系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的中医药事业与中医药文化均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广东古属岭南,这里形成了群众信赖中医药防治疾病、善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传统。广东省对中医药文化高度重视,《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突出岭南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繁荣中医药文化”的目标。
 
    广东的中医药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医疗、中药商贸、养生健康等产业的发展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有岭南特色的医药流派、凉茶文化、药膳文化等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在文化领域,广东省是国内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较为集中的地方,有位列国家二级博物馆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还有企业兴办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等。同时,广东中医药文化与产业的关联度高,医药文化与商业活动相结合的“凉茶文化节”、“陈皮文化节”等活动层出不穷,并得到了政府层面的支持。广东省还在全国率先发展养生旅游,并由政府部门评定了第一批19家养生旅游基地。
 
    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中医药文化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重要著作,例如李权时教授的《岭南文化》和袁钟仁教授的《岭南文化》等,都列有中医药文化的专题。近年也出版了多种有关岭南中医药历史文化的专著,如《岭南医学史》、《岭南医学与文化》等。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药在被称为“瘴疠之地”的岭南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是指医药水平的逐步提高保障了民众健康,还体现在医药发展有助于改变“瘴乡”、“巫俗”的文化印记,消除人才南下的心理障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岭南中医地域医学流派的理论,也有助于阐明凉茶、药膳等岭南民俗的知识背景,这对广东凉茶以食品身份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岭南中医药文化研究有待拓展
 
    与广东地区中医药相关产业的活跃程度相比,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仍然显得滞后,需要加强。
 
    第一,研究的整合度和深度不足。作为一个“跨界”的研究领域,历史文化学者与中医药学者各有所长,但也各有不足,这制约了研究的深入,而知识结构与学科背景的差异又影响学术交流深层次的开展。
 
    第二,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有待拓展。传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研究偏重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在这方面,中医药的源头地区省份有一定优势,对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同源性及关联性的研究基础更为深厚。岭南中医药文化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传承性与地方性的结合,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待研究的领域,例如中医药在近代是通过广东华侨率先走向海外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华侨的影响值得探讨。
 
    第三,应用研究需要加强。当前广东地区中医药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中医药文化形成了更广泛的需求,中医药文化如何结合产业政策、发展战略、管理模式和推广应用等,形成文化生产力,是全新的课题。此外,岭南地区涵括粤、港、澳等不同政治制度的区域,中医药文化的比较优势和区域协同研究也有着现实意义。地区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丰富的理论研究源泉,岭南中医药文化应当有新的理论建树。
 
    (作者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NextPage]
 
 
 
推动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王彦晖  孙孝忠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传统的医学科学,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的认识方法、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群体性格和审美情趣,这些文化是中医学的灵魂和基础。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熔铸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易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中医学在传统文化的孕育滋养下成长、发展、成熟,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休戚与共,时至今日,中医学仍屹立世间,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闽台中医药文化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但又有其自身特点。福建位于中国东南,地处亚热带,多山近海,有丰富的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先进中医药文化便与当地特殊的气候、环境、习俗相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的福建中医药文化。福建与台湾同处亚热带,气候和环境相似,80%台胞的祖籍在福建,两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都非常相近,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有“五缘”之亲(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台湾的中医药来源于大陆,尤其与福建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因此,福建和台湾的中医药文化可以归属为一类,合称“闽台中医药文化”。闽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长期与独具特色的闽台地方文化相结合形成的产物。
 
   闽台中医药文化成果丰硕
 
    目前,在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闽台民俗中的中医药文化研究。闽台两地人民相信中医,爱用中药,中医药知识较为丰富,养生食疗的实践活动也较为频繁。因此,千百年来,闽台民俗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很多研究民俗的论著都有这方面的记载,也有学者专门搜集整理闽台中医药民俗。第二,闽台医家医著研究。较早的如俞慎初的《闽台医林人物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该书收录了自三国到清代1700年间的闽台两地医林人物722人,重点介绍医家们的生平、学术思想、医事活动和学术著作。此后又有肖林榕、林端宜主编的《闽台历代中医医家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对前书进行了增补,收载闽台两省历代中医医家计1066人,从闽台历代中医医家的生平、专业活动、著作及现存版本、珍本稀本现存的藏书地点、新中国成立后已整理出版的历代闽籍医家著作状况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此外,在闽台古代医家的学术著作整理方面也有不少成果。第三,其他方面。比如地产药材研究、寺庙药签研究、民间药方的研究和开发、闽台学术流派研究等。有不少课题仍在进行之中,相信不久会有一批成果问世。
 
   扩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两岸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关注或从事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他们中除了高校教师和医院医生外,还有一些民俗、宗教、哲学、民间医药的研究者或爱好者。鉴于闽台两地各方面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更应该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
 
    有关部门应该鼓励学者们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对相关研究提供资助。学者们也应该扩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但要研究闽台现代中医药文化,还要发掘继承闽台古代中医药文化。对有关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古籍,要深耕细耘,搜集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中医药文化研究者们不能闭门读书,而应深入民间,进行充分的田野调查。此外,研究队伍也要扩容,福建医学会医史分会、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医学院以及各中医院、中医药研究所,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福建本省,还要扩展到台湾地区以及各地有兴趣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的专家学者。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弘扬传播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为中医学的发展服务,因此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中医药研究所、中医医馆、中药制药或营销公司和中医药博物馆,都是宣传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平台。如此,闽台中医药文化必将在全国乃至世界大放异彩,从而为中医的发展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王彦晖系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孙孝忠系厦门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NextPage]
 
 
 
壮医药:岭南医药文化的一朵奇葩
庞宇舟
 
 
    壮族是生活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医药是壮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医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跻身我国传统医药之林,成为我国民族医学具有代表性的医学体系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振兴,壮医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务院2009年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于2012年正式出台了《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壮医药这一岭南医药文化奇葩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本民族以及八桂大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壮医与中医同时或相继出现
 
    医学家、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每一个民族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有自己的医药发明和创造。壮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与疾病、创伤作斗争的漫长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并经过历代民间医家总结传承,特别是现代壮医药工作者的发掘、整理和创新,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医学体系。可以说就其起源而论,壮医和中医是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壮医药的发展经历了远古至先秦时期的起源阶段、秦隋时期的积累阶段、唐宋至民国时期的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和现代发掘整理阶段,最终从师徒授受、口耳相传发展成为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壮医药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天人自然观、“三道两路、脏腑气血骨肉、窍坞主神”的生理病理观、“毒虚致病”的病因病机论和“调气解毒补虚”的治疗原则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地域性,在岭南医药文化中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瞩目。
 
   壮医理论体系日趋完备
 
    壮医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壮族先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能制造当时比较先进的青铜浅刺针,在秦汉时期就已认识和使用了数十种动植物、矿物药材;到唐宋时期,形成了包括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及金针等多层次壮医治疗方法。但由于历史上壮族缺乏统一规范的文字,壮医未能形成系统理论,主要在民间流传。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西民族医药工作者经过近30年的深入挖掘、整理和系统研究,构建了理(壮医天人自然观、生理病理观、病因病机论、壮医毒论)、法(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大法)、方(300多首常用壮医方剂及组方原则)、药(500多种常用壮药及壮药理论)、技(30多类诊疗技法及技术规范)这一完备的壮医理论体系,结束了壮医没有理论的历史,确立了壮医的学术地位,实现了壮医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壮医药研究的主要成果有:
 
    第一,基于壮医对人与自然、人体的生理特点、病理现象和疾病发生与防治的认识与经验,通过总结提炼,多元综合,构建了壮医理论基本框架,奠定了壮医理论体系的基础。
 
    第二,在“毒虚致百病”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壮医毒论理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壮医理论体系,突出了壮医理论的特色,形成了壮医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新模式。
 
    第三,基于壮族地区丰富的药物资源、历代壮医的用药经验和大量的验方、秘方,首次明确了壮药的范畴,系统阐述了壮药的基本理论,提炼了壮药组方原则,解决了壮医临床应用问题。
 
    第四,挖掘整理了大批壮医特色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验证和规范化研究,建立了一批壮医特色诊疗方法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充实了壮医理论体系的内涵。
 
    迄今为止,广西壮医药工作者已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中国壮医针灸学》、《中国壮药学》等20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多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系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