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起步的岭南舞蹈理论研究
2013年09月29日 15:54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9月27日第32期 作者:

 

在创作实践中完善岭南舞蹈理论建构
 
王海英  王晓兵
 
    岭南独具特色的文化来源于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多民族的融合、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岭南独具特色的文化又孕育了岭南的特有艺术——岭南舞蹈。
 
 
 
 
反映地域文化特色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自1984年开始编辑到1996年正式出版,先后共整理出岭南地区的民间舞蹈450种,最后经整理、研究,编录到书中的岭南舞种共42种。
 
    陆丰“钱鼓舞”、潮汕“英歌舞”、珠海三灶“鹤舞”、化州傩舞“跳花棚”、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等具有浓郁南粤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历史演变中不断成熟发展,自成一体,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广东省文化宣传部门推动下,广东省政府及民间团体积极响应“建设文化大省”号召,例如,广东省举办的“岭南舞蹈大赛”就在多个层面推动了岭南舞蹈的发展与创新。前两届大赛将“岭南舞蹈”定位为具有岭南时代精神风貌、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岭南民族民间风情的舞蹈,舞蹈作品只要符合其中一方面就可以参赛,这大大丰富了“岭南舞蹈”的表现形式,推动了岭南舞蹈的理论发展。
 
    2010年首届岭南舞蹈论坛对岭南舞蹈的概念作了初步理论界定:岭南舞蹈是在岭南地域范围内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以表现岭南人民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为主要内容,具有岭南文化属性、典型岭南风格的舞蹈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各种舞蹈形态。岭南舞蹈丰富多样,具有“原始直观、兼容开放、求新求变”的文化特征。
 
 
不断丰富岭南舞蹈的内涵和外延
 
 
    一直以来,广东舞蹈工作者致力于对岭南舞蹈传承创新。
 
    老一辈舞蹈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着手创作岭南舞蹈,梁伦创作的《娶新娘》、《珍珠》、《南越王》,查烈创作的《五朵红云》,陈翘创作的《摸螺》、《草笠舞》、《三月三》和《龙子情》等,皆蕴含着岭南区域文化,反映了岭南人民生活,得到了业界认可。
 
    新一代舞蹈工作者承载着传承和发展岭南舞蹈的历史使命,应积极深入探索并不断丰富岭南舞蹈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舞蹈的重要分支,促进具有岭南时代精神、地域风情、人文特色和生活气息的岭南舞蹈作品的创作。
 
    新一代舞蹈工作者在大型作品创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知名作品有广东歌舞剧院的舞剧《风雨红棉》、南方歌舞团极具岭南风格的大型组舞晚会《岭南之舞》等;在创编剧目方面,知名的有客家风情舞蹈《客家酿》,黎族舞蹈《舂米》,西关风情舞蹈《西关小姐》,瑶族舞蹈《舞火狗》、《排排瑶寨舞起来》等。
 
 
将民间舞引入大学课堂
 
 
    在对岭南舞蹈进行形态搜集和理论研究方面,广东高校要立足本土,以传承并传播民间传统文化为己任。设有舞蹈专业的高等院校应深入民间采风,将搜集到的民间舞蹈系统化后引进课堂。
 
    自2006年起,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就开始研究岭南舞蹈,先后创作了《瑶山情》、《校园醒狮》等作品。同时,华南师范大学还注重对岭南舞蹈的学理建构,在本科舞蹈教学中,引入搜集到的民间舞素材;在研究生教学中,重视岭南舞蹈的理论研究,形成了近30万字的研究论文。
 
    深圳大学和星海音乐学院以创作实践为基础,对岭南舞蹈进行创新研究。深圳大学与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创作的客家风情歌舞剧《月照围楼》、星海音乐学院创作的《风起岭之南》均获得了社会各界好评。
 
    湛江师范学院致力于本地“人龙舞”的传承推广,将“人龙舞”引入大学课堂,培养“人龙舞”表演人才,创作了《傩风》等作品。嘉应学院以客家地域文化为重点,对客家民间舞蹈开展挖掘整理和理论研究工作,创作了《落地金钱》、《席狮舞》、《芒笛声声》等作品。
 
    随着人们对舞蹈文化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各地民间舞蹈活动逐渐兴盛。2003年,东莞市举办了首届麒麟舞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队伍参赛,进一步促进了东莞民间舞蹈艺术的繁荣。如今,广东舞蹈工作者以传承地域文化、弘扬岭南舞蹈为己任,政府部门、专业团体及高等院校等共同致力于岭南舞蹈体系的建设,在实践创作精品作品的同时完善理论体系构架,形成了良好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NextPage]
 
 
 
 
英歌舞:拿捏好传承与创新的尺度
 
蔡昕宇
 
    岭南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以其特有的鲜活方式体现着岭南风格,是岭南文化组成中重要的非物质财富。
 
    近年,随着文化的变迁,岭南民间舞蹈受到了多方面冲击,部分民间舞蹈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处于消失边缘。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舞蹈在文化变迁中,通过探索与努力获得了更强大的生命力,甚至登上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英歌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勇敢精神是英歌舞魂
 
 
    吕艺生曾说过,对于舞蹈意识的深层表现,我们只有从它最初始的现象中窥探,才能更清楚。
 
    追根溯源是了解舞蹈的必修课。在历史长河中,古南越民族骁勇善战,明末时期,潮汕人民抗清斗争风起云涌,因而在一定层面上,潮汕人的勇敢精神在英歌舞中得到了反映,这也是英歌舞的“魂”。
 
    由于出海贸易及长期与自然灾害斗争,潮汕人天生就带有勇敢冒险的精神。植根于这一地域文化,英歌舞着重展现了阳刚之美,在舞蹈律动上表现出“方正、对称、强劲、威武”的风格。这也是英歌舞区别于其他民间舞蹈的特征。
 
    笔者在研究岭南民间舞蹈时发现,部分民间舞蹈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拿捏不准尺度,甚至丢失了民间舞蹈的风格性、独特性。民间舞蹈在传承发展中,应仿效英歌舞,在深入文化背景、语境和各种文化现象下,从整个社区的文化背景、风俗礼仪甚至语言文字中去解读其蕴藏的深刻情感,这样才不会出现民间舞蹈在演绎中断层变异的情况。
 
 
表现民间趣闻轶事
 
 
    英歌舞在表演动作和套路上,注重基本步法的总结和演变,注重动作和道具之间的配合,善于借助舞蹈道具丰富舞蹈的表现力,强化舞蹈的造型能力;在音乐的处理上,可以根据表演形式和队形变化等对节奏进行不同的处理,实现节奏和动作的交织与一致;在特点的选择上,群众性与即兴性同在,自娱性与表演性交融。
 
    民间舞蹈的民族性首先要求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体现民族的审美属性和思想感情。在英歌舞的“中棚”表演中,有13个传统节目,表现内容多是民间趣闻轶事,如《牵猪哥》表演的是民间配种员的生计,趣味十足。这些节目对技艺性和人员数量要求较高,表演效果很好,能使本民族群众感到亲切和熟悉。这些节目,对舞者来说既是用人体动作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加强了节目的表演性和流传性。
 
 
创新是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舞蹈作品的创新已是舞蹈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
英歌舞通过不断改革强化其表现力。例如,英歌舞的表演者在表演时大多会绘制脸谱,这既有对戏曲脸谱的借鉴,也有其自身的特色。经过长时间演变流传后,如今英歌舞的脸谱已是极具潮汕风格的艺术脸谱,是英歌舞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点。
 
    表演者的变化同样是英歌舞创新之处。传统的英歌舞是歌颂英雄好汉的男子群舞,表演者扮演的是水浒中梁山好汉,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女子英歌队。女子英歌队在吸取男子英歌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基础上,以女子的方式演绎展现,后来还出现了少年英歌。如今,潮汕英歌队有成年队、少年队、男队、女队,套路将近30种。
 
 
以文化底蕴
作为根本支撑
 
 
    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环境和民风民俗的不同上。对于某些相对小众的民间舞蹈种类来说,一个既有创新意识又忠于其传统民族文化的舞者显得极其重要。
 
    如陈瑞鹏等英歌舞著名民间表演艺术家,大多已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技艺精湛的老艺人,不仅在原来的舞蹈基础上作了创新,丰富了英歌舞的舞蹈语汇,也为培养英歌舞传承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使英歌舞的精湛舞蹈技术得以传承下去。因此,政府和公众对现有的民间艺人的有力支持和重视,对有潜质的传承人的着重培养,是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的强有力的保护伞。
 
    岭南民间舞蹈植根于岭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中,是凝结着岭南人民智慧的文化瑰宝。因此,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不能只简单对其基本动态语言、动作韵律表面进行研究,而要以岭南特色的文化底蕴作为根本支撑。只有将岭南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语言符号、象征意义、风格形态与和舞蹈紧密相关的文化现象相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民族舞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以鲜明独特的个性,长久立于文化长河之中。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NextPage]
 
 
 
 
生活感受结合灵感才有经典作品
 
——访《舞蹈研究》杂志原副主编廖炜忠
本报记者  翟江玲
 
    1978年在著名舞蹈编导家梁伦的倡导下,广东舞蹈家协会创办了全国各省区第一本舞蹈理论刊物——《舞蹈研究》。20世纪70年代,广东舞蹈界曾一度走在全国前列,这与该刊物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近日,本报记者就《舞蹈研究》在岭南舞蹈理论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采访了该杂志原副主编廖炜忠。
 
 
以理论保证创作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舞蹈研究》创立的初衷与定位是什么?
 
    廖炜忠:1978年广东舞协刚恢复,时任舞协主席的梁伦提出要办一本舞蹈理论方面的刊物。这一想法主要源于梁伦在国外的一些经历,他深知舞蹈理论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因此,《舞蹈研究》创立之初的宗旨是,为舞蹈创作提供理论指导,保证创作方向。另外,该杂志也是广东舞蹈界人士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杂志的主要内容分为两方面:第一,以本地区舞蹈创作为基础,发掘、整理相关理论,从而推动广东舞蹈创作;第二,介绍国内、国外舞蹈现状与历史经验,便于本地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报》:杂志创刊之初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情况得到了哪些改变?
 
    廖炜忠: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作者队伍,就算在北京也没有舞蹈研究机构,全国各大高校也没有。
 
    1980年,我带着刊物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舞蹈大赛。此后,全国各地的舞蹈理论研究工作者逐渐开始给我们投稿。再后来,全国各地都开始效仿广东,出现了许多内部刊物。
 
    1980年以后,杂志的作者都来自广东以外的地区,我们开始培养本地作者。例如,建立舞蹈研究小组,就舞蹈演员关心、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指导。另外,我们还联系各地文化馆中主要从事民间、民俗舞蹈的相关人才对各地区的代表舞蹈进行发掘和整理,逐渐培养起了广东的作者队伍。
 
 
 
 
经典源自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今岭南舞蹈界的理论研究不如以前,其背后有什么原因?
 
    廖炜忠: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岭南舞蹈作品创作相对较少,舞蹈创作不如以前那么生动、那么有生命力了。舞蹈创作的缺失影响了理论研究的进步,理论的停滞又反过来阻碍了舞蹈创作。
 
    由于人员流动,缺乏了解本地文化的舞蹈创作者,很多作品都为“应景”而作,具有本地文化背景的作品相对较少。当年梁伦的很多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多是以岭南为背景,比如《五里亭》就是源于韶关的一个实景。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岭南舞蹈理论研究现状,您有什么建议?
 
    廖炜忠: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音乐等各种素材综合呈现。舞蹈与本地文化有很大关系。如果缺乏对本地文化的了解,缺乏对本地民俗、民风的认知,对这块土地没有深厚的感情,将难以创作出好作品。
 
    要解决这个问题,舞蹈演员就要“走下去”,广泛了解各地舞蹈,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风俗。我们在做非物质文化研究时,发现文化内涵很丰富,如果演员没有体验,只是在舞蹈动作上模仿,是体现不了思想性的。舞蹈演员要将生活感受与灵感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据我了解,有些地方的舞蹈有很好的文字记载,还有些地方整套舞蹈动作保留得较为完整,但缺乏文字整理和发掘。此外,舞蹈是如何发源、如何保留与传承下来、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要回答上述问题,不妨开展一些个案研究,尤其是高校师生,可以确定某个专题,潜下心来,写出一批质量上乘的田野考察记。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牵头研究机构提供探讨问题的平台。
 
    可喜的是,现在已有部分高校开始了相关工作,相信未来岭南舞蹈研究会有很大进步。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