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专家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广东要向全国提供新经验,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2014年02月28日 15:36 来源:《人文岭南》2014年2月28日第3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17周年纪念日。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与广东有着不解之缘。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广东吹起,1992年他更是在深圳向全中国乃至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30多年过去了,如今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起到了“排头兵”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广东,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应如何继续做好“排头兵”?怎样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寻求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持?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以“理论创新”促“理论自觉”
 
    理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理论创新活动给广大理论工作者以巨大的榜样感召和方法论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倡导创办经济特区,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在马克思的“本本”里都是找不到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郑镇表示,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的品格是邓小平留给理论工作者的宝贵财富,如果满脑袋都是“本本”,实现创新就只是一句空话。
 
    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先由实践来回答。邓小平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他一再强调改革开放要大胆试,大胆闯,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有学者表示,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我们只有诉诸实践,大胆试验,才有可能涉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经世致用是中国学术的传统,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有许多问题需要理论界作出回答和解释。华南师范大学马克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表示,学术界要关注现实,及时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关注现实、服务现实,是中国学术界应有的研究取向,也是学术创新的突破口、生长点。立足现实、关切现实,才有学术创新的可能。
 
    当前,学术界出现了一种简单套用西方理论的倾向,不顾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用西方理论来评判中国现实、注释中国问题,或者用中国经验来证明西方理论范式的“普世性”,甚至离开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就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专家表示,这种倾向不改变、心态不调整,学术创新的空间将受到较大限制。“在借鉴和汲取西方理论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掌握学术话语主动权,提升学术自信,是中国学术界应有的追求。”陈金龙说。
 
    向全国提供新经验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深圳。他对深圳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进一步把这“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变为对整个广东省的要求,再一次体现了广东开拓性的精神品格。专家表示,广东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要积极探索实践,向全国提供新经验,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不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政学院院长宋善文表示,现在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对于广东来说,怎样破除市场壁垒,解决好“玻璃门”和“天花板”问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他认为,广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进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建立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脚步。”宋善文说。
 
    在陈金龙看来,要继续做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广东首先应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为全国提供经验;其次,应在大部制改革、网络问政、基层民主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最后,应在外来工融入广东社会、外来工市民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经验。
 
    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调整政府自身权力配置也是广东面临的重大改革问题。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韦小鸿认为,在政府简政放权过程中,既要防止利益集团的寻租,又要制定措施,防止管理上的脱节。不能把放权的过程简单理解为权力的下放,还要考虑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建立起规范和约束的机制。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肖滨表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对市场准入的调整,最大限度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在市场活力与秩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繁华的深圳市景
 
 
专家言论
 
庾建设
广州大学校长
 
广东虽然经济总量长期占据全国第一,但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如不深化改革,很难改变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应充分利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办学,走出一条教育新路。
 
       
林有能
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过去30多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全国体制改革的先行区,为全国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更应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温宪元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
 
在过去30多年中,广东人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不偏移,锐意进取,用智慧解决了许多改革问题。但近10年来,这一精神有些弱化。广东改革成绩很大,问题也很大,传统体制影响很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王廷惠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广东省在深化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尝试的领域有:以深化开放推进深化改革,最大程度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持续力量,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和创造能量,最大程度释放制度变革带来的改革红利,尽可能推动区域内要素价格改革,建设良好的秩序和环境,让市场机制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更多层面发挥对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作用等。 
 
 
郑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
 
20多年来,深圳人遵循邓小平的教导,敢想敢干,锐意进取,取得让全国乃至世界惊叹的业绩。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几个重要的转折关头,深圳的经验对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善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政学院院长
 
    广东应该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华侨之乡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把总部设在广东。还可以在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为全国树立榜样。
 
 
(本报记者李永杰/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