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2013年07月28日 15:46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7月26日第3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冯爱琴
时值暑期,很多大学生从校园回到家庭,或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教育的重心也随之从学校转向家庭或社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远离家乡的大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知和认同程度却呈下降趋势,有专家表示,这与乡土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2011年番禺区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现场
“养育我们的乡土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我们的乡土文化却急剧断裂,乡土知识也日渐式微。我们对自己的精神家园感到越来越陌生,深受认同感下降、价值观扭曲、‘无根’感增强等问题的困扰。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乡音’的价值,重新体验‘乡情’的魅力,重新追寻‘乡魂’的影子。”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治菊如此表示。
追求乡土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乡土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指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基础上,激发乡土情感、产生乡土关怀和乡土认同,并能为改善乡土环境、促进国家认同贡献力量。”谢治菊说,乡土教育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维护纯真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以自然规则培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意志顽强、道德高尚、尊重他人、勇于担当之人。
在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左鹏军教授看来,乡土文化是一种很具体的文化,它贴近人民的生活,人们对它的感受真实而深刻。对普通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来说,乡土文化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补充。
其实,百年前,当时的北京、广东、四川等地就开展过乡土教育,效果很好,各地也曾编写过乡土教育教材,后因战争而衰落,这种衰落境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90年代,乡土教育又开始引起关注,其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乡土教育实践喜忧参半
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日益受重视,乡土教育因其在地方文化尤其是地方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特殊作用,又逐渐回归到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播研究者的视线中,各种形式的乡土教育活动随之展开,一些乡土教程也应运而生。
据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岑学贵介绍,在广西,乡土教育作为概念提出并付之实践已有多年,并且得到了政策支撑和学理支持。
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经历了省级部门联合下达文件到评选项目学校的过程,活动规模效应较好,有创新有特色,走在全国民族教育前列。早在2002年7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就颁布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与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先后两次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与《推进意见》,各地州市纷纷响应。
然而,与活动的热烈程度和参与人数相比,这些乡土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2010年3—7月,谢治菊等人在贵州省8个县进行调查,发现贵州乡土教育困难重重,除存在师资短缺、经费不足、考核评估机制缺失、校本教材严重滞后等共性问题之外,还有许多令人深省的问题,比如多部门交叉管理,开展范围狭窄、形式单一,教材资料收集困难,教育师资严重短缺,甚至有些地方乡土教育手段过度市场化等。
岑学贵表示,尽管民族文化传承有国际与国内政策背景支撑,但并非所有中小学校都能自觉编写乡土教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教学。其中原因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二是教师文化传承的实践自觉性不够;三是应试教育制约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四是缺乏系统的文化传承教材。
新形势下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
“文化需要传承,文化也必须得到传承。一些教育者、学者常常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认为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就要不断抛弃乡土文化,以西方文化来改造我们的文化。其实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自身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左鹏军表示, 文化传播与传承中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做得很大、很抽象;二是所传播的文化流于空洞,甚至虚假,而乡土文化正好可以弥补上述问题。
谢治菊认为,乡土教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手段和载体,其理由有四点:第一,乡土文化无法自我复制,只能借助一定传承方式延续或再生;第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乡土文化传承的传统载体和平台已逐渐消失,亟待寻找新的载体和平台;第三,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动态进行,需要有活力的传承者和保护者;第四,后撤点并校时代使原有乡村小学越来越少,传承乡土文化的功能越来越弱。通过乡土教育传承乡土文化不仅能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乡土文化传承面临的上述尴尬,而且还能通过民间艺人等乡土师资的传授,使乡土文化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产生一定影响,解决乡土文化传承主体断层、传承载体消逝、传承土壤贫瘠、传承氛围缺失等问题,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
“然而,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城市化大潮的冲击和浸润下,乡土教育的土壤越来越贫瘠。因此,乡土教育的回归与复兴是当下中国迈入现代化、融入城市化、衔接全球化过程中传承乡土文化所亟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谢治菊说。
专家言论:
岑学贵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乡土教育积极担当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既使非遗的传承通过学校教育得到实现,又给教育课程改革带来新鲜内容,增强课程改革的活力。要改变当前乡土教育与文化传承分隔的现状,一要加强部门联动,文化管理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二要加强培训,包括现行教师的培训及师范院校中准教师的培训;三要加强通识教材的编写。
谢治菊
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乡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乡土教育是培养人们的乡土情感和乡土认同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实现乡土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主要途径。在一个同质化越来越高的世界,乡土教育能让我们找到灵魂的港湾、精神的家园,能为文化的异质性和多元性构筑门槛,为个体和族群的良好生存保留底盘。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它积淀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历史事件里,凝结在一处处古代遗迹中,体现在从古至今的历史人物身上。对孩子们进行乡土教育,给予他们最真实、最直接的感知,让他们产生最深切的体会。这样可以在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同时,给文化传承赋予具体的内涵。通过乡土教育来促进文化传承,首先,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文艺界、媒体等要提高认识;其次,要给乡土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最后,要转变人们对乡土教育的现有认识。
朱光文
广州市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业务指导
将乡土的教学跟中国历史和相关学科整合起来,改变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使教育当中既有国家观念,也有家乡观念。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