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少数民族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2013年06月20日 14:21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5月31日第28期 作者:冯爱琴 翟江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广东省成了人口的最大流入地,相应地也成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将出现更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将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也将为相关研究提出新课题。目前,城市少数民族问题已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少数民族人口从农村、牧区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郑信哲介绍,2012年,广州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有近64万;2011年3月,深圳市少数民族人口约有79.5万;2010年底,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约有27.6万。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呈现何种趋势和状态,城市少数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研究现状又如何?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多位学者。

  

                           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少数民族的精彩演出                 陈晓毅/摄

 

  从劳务输出到常态化流动

 

  20世纪90年代初,在广东省政府的10年(1987—1997)扶贫计划中,劳务输出是一项重要措施。当时输出的主要对象是广东省三个民族自治县(连山、连南、乳源)农村的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输出形式为政府主导、部门牵线、工厂企业接受三点一线的保障式劳务输出。从那时起,进入珠三角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多。

 

  “现在,广东省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城市,珠三角地区成为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盘小梅说,据统计,改革开放前珠三角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很少,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这里的少数民族人口不到2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达到6.84万;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则猛增到86.5万。目前,珠三角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已达100多万。

 

  相对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稍晚一些。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向东教授的调查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规模进入上海,大约是从2000年后开始的。2000年上海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0.38万,约占上海总人口的0.63%,2010年增至27.62万,约占总人口的1.2%,这10年间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达到了165.9%。

 

  郑信哲表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和东南沿海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兴盛,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离开传统民族聚居区到东南沿海地区打工、经商。进入21世纪,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日益显露出地域广泛性、民族多样性、向城市流动的不可逆转性和常态化的特点。

 

 

 
                                   广州满族至今保留着包饽饽的习俗                          资料图片
 

 

  经济因素是重要动因

 

  经济因素是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动因。盘小梅介绍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广东省成为人口的最大流入地,相应地也成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政府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以到工厂务工为主;亲戚、朋友互相介绍,以务工、经商为主;另有少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到各类单位就职。”盘小梅告诉记者,大部分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同胞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增长见闻。

 

  郑信哲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原因和目的不同,人口流动可分为就业型、公务型、文化型及中转型等。“促进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亦如此。”

 

  城市多民族化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据学者介绍,在全国大城市中,北京是最早有全部56个民族人口的城市,其后就是深圳。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现象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少数民族成分越来越多;二是部分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汉族人口;三是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多于户籍少数民族人口;四是非民族地区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增大。另外,郑信哲表示,城市中的异族通婚,主要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通婚现象明显增多,这也是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李吉和表示,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新挑战:一是管理难,目前仍存在乱摆摊设点,不办工商经营许可证、税务证的情况;二是权益保障难,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宗教生活权益保障、子女入学教育问题等。

 

  郑信哲说:“少数民族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使城市日益成为各民族人口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热点地区,许多涉及民族方面的问题也都发生在城市。”

  

 

 
                                             广州街头的清真餐馆                                 冯爱琴/摄

 

  这些现实问题给社会管理和民族研究提出了新课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传统的民族学外,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领域也有不少学者在进行城市少数民族问题研究。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及城市民族关系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现任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副院长李筱文曾于1992年与其他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对分散在广州市十几家企业的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不断扩大对城市少数民族问题的研究范围,从关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原因、特点,少数民族适应和融入城市的情况,扩展到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城市民族关系及社会服务管理中涉及少数民族的相关问题等研究。

 

  学者表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少数民族问题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化,学界的相关研究需随之调整和跟进。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