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研究:从喧嚣回归学术
2013年06月20日 09:43 来源:《人文岭南》2011年6月30日第7期 作者:武勇

 

       在政府大笔文化研究资助基金的导引下,岭南文化研究俨然成了一个“大蛋糕”,各界为之躁动。岭南文化研究如何淡化过浓的功利色彩,从喧嚣回归学术,是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正视和反思的一个问题。

 

 
  6月23-24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梅州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宣布论坛开幕,省长黄华华发表讲话。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经济主动与文化的“亲密接触”,加上之前全国古籍整理以及新地方志的编纂,全国掀起了地方文化研究热。广东此时也应势提出“岭南文化”概念。

  自2010年9月以来,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热潮催动下,岭南文化研究日趋升温。在政府大笔文化研究资助基金的导引下,岭南文化研究俨然成了一个“大蛋糕”,各界为之躁动。岭南文化研究如何淡化过浓的功利色彩,从喧嚣回归学术,是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正视和反思的一个问题。

 

  岭南文化研究源流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陈泽泓多年来关注岭南文化的研究动态,他告诉记者,1990年由同济大学出版的“旅游文化丛书”之一——陈乃刚的《岭南文化》,是他所了解到的应该说是最早的一本以岭南文化为题的专著。

  影响较大的是时任广州市社科院院长的李权时等人主编的《岭南文化》,作者称其为“当时岭南文化研究中首部纲要性著作,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文化工作者的关注”。该书1993年出版,一度脱销。但陈泽泓认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来,此书对岭南文化研究尚未深入,其陈述的一些文化理论概念并未直接触及岭南文化研究实质相关的内容,甚至还存在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因而该书直到去年才有修订版。还有1998年出版的袁钟仁的《岭南文化》,据陈泽泓介绍,袁先生对岭南文化有诸多见解,但是由于出版时间的关系,该书出版时未能完成他的构想,他在后记中说“有关岭南的科技、建筑、手工业、饮食、服饰、风俗、宗教等评介,只好待再版时补充”。可惜的是此书未有再版。书中的一些观点如说秦始皇进军岭南是“伟大的和平进军”等,还引起学界的讨论。此外还有肖克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中由张磊、黄明同等六人纂写的《岭南文化志》等。

  其时广东经济发展较快,针对国内有人提出“岭南文化过不了长江”,也有一些文化学者提出“岭南文化北进”,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李明华就是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李明华对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当时我提出岭南文化为什么能北进,因为当时广东经济的发展,在物质上为全国提供了商品,在文化上也应该有影响力。而且,当时流行音乐、粤菜、粤语在全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趋势。”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投身到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行列中来。韩山师范学院教授黄挺是最早从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一批人之一。1989年,第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澳门举行,饶宗颐在大会讲演中建议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加强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支持,这为潮学研究提供了资金来源。

  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相类似,广东客家文化研究亦受到海外客家研究与地方政府的影响,据嘉应学院教授房学嘉回忆,客家学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停滞,但在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国外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1989年客家恳亲大会,不少做客家研究的学者从研究角度提到很多有关客家民俗、源流方面的问题,但大陆没有学者可以与之对话。当时一些人认为,应该重视客家文化研究,嘉应学院随后成立了客家研究所,开展有关客家历史文化研究。此外,中山大学刘志伟、陈春声等人与香港中文大学科大卫、美国耶鲁大学萧凤霞等人也开展有关珠三角地区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他们的学术活动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客家文化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地方文化研究力量薄弱

  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掘广东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并着力“树立广东文化形象”,“提升广东文化地位”。华南师范大学则集合学校文史研究力量成立“岭南文化研究中心”,2005年,这一机构正式成为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从那时候起,我们逐步开始探索‘岭南学’的建构,而实际上华师有关岭南文化的研究在很早就展开了,只是没有冠以‘岭南文化’的名称而已。”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左鹏军介绍道。

  此后,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在星海音乐学院、嘉应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高校成立有关历史文化的研究机构,而广东省社科联也在同步推进一些地方历史文化的基地建设。据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林有能介绍,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社科联在广东各高校、地市建立了11个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社科联还有关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专项课题,每年达十余项。

  可以看出,十余年来,岭南文化研究最初由文化学者推动,到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来,一些研究机构也由此获得“正名”的机会,从此名正言顺地开展地方文化研究。

  但即便如此,广东省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仍然良莠不齐。“主要是研究力量的薄弱,导致研究水平低下,有些课题甚至找不到人可以做。”林有能向记者表示。而在地方上以某文化命名的研究会则更不在少数,陈泽泓说:“地方政府为了为本地作‘文化定位’,于是成立相关研究会,召集专家召开研讨会并进行考察,这其中学术的味道少,更多的是一种炒作。”“这些研究会为求得‘认可’,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文化资源争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温春来说:“这些研究会的组织者大多不是学者身份,入会也没有什么学术门槛,其目的主要是弘扬地方文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岭南文化研究的学术规范

  如果岭南文化研究在经费、研究力量上的难题尚可以解决的话,岭南文化研究在学理层面上的挑战则更加值得思考。

  实际上,早在晚清民国时期,广东地方士大夫或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了对“广东文化”的建构。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程美宝在《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历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一书中指出:“这种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广东文化’的基调,约在20世纪上半期成形。”“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标榜,往往不是表彰地方文化本身,而是要显示地方文化如何代表他们的水平,如何体现国家文化。”这与岭南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异曲同工之妙,采访中有多位受访者提及当时“岭南文化”提出的背景,一方面有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文化研究的问世,为标榜广东亦有“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则为了解释改革开放为什么能从广东起步。

  而“岭南文化”的概念实质上比“广东文化”更为难以捉摸,“岭南”二字的表述在上述有关岭南文化研究中也有各自的表述。陈泽泓曾经在2009年12月《岭南学》上发表《应该把岭南文化的研究推向学术规范——建立岭南学的相关思考》一文,文中认为对岭南文化的范畴必须有较为一致的科学界定,对岭南文化支系文化必须有较为认同的划分标准,对民系文化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但陈泽泓在文中仅仅是对“主要是感到困扰的问题,未能有什么结论,更说不上有什么发现,企望对建立岭南学有点抛砖引玉之作用”。文章发表后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记者在采访温春来时,他则认为,“从学科建构上来说,地方文化要成为一种‘学’,实际上是缺乏合理性的,因为没有内在学理,没有独立的知识领域,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学术规范。与许多地方文化一样,岭南文化也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但却缺乏作为‘学’所应有的规范和研究取向。为何大家要提‘岭南文化’?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人在‘岭南文化’这个标签中注入了哪些内容?反而是这些可以成为合理的研究对象”。

 

  语录

  林有能:最初岭南文化热,追求一些大的概念或者一种特点的总结,这是没有说服力的,岭南文化在各地有不同的文化组成,岭南文化研究需要微观、个案的研究,回到学术规范本身,重视研究团队培养。

  温春来:从学科建构上来说,地方文化要成为一种“学”,实际上是缺乏合理性的,因为没有内在学理,构不成独立的知识领域,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学术规范。

  左鹏军:地方文化研究不是地方志、族谱、家史,需要冷峻、批判的态度才能看清楚,要做岭南以外学者也能认可的研究,为整个学术发展提供典范或奠基意义的研究,从而为当今、为未来文化建设提供经验。

  房学嘉:嘉应学院的客家研究因为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等地学者交流比较多,所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其学术理论方法视角也多受其影响。目前有关资料的搜集亟待加强。

  黄挺:地方文化研究以地域建制命名固然可以,但其内涵不应该划地为界,而应该是互相渗透的、互相丰富的。饶宗颐先生说过,我们研究地方文化,要有宽阔的视野和辩证观点,要有严密的科学性。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