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学术文化的风景线
2013年11月30日 23:38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11月29日第34期 作者:吴怀祺

 

    中国学术思想史与学派变化交织在一起。学术在发展、流变中形成学派和思潮,学派又在学术变动过程中,发生衍变、更新,进而产生新学派。
 
    比起传统学派,当前提出的学派问题,又有新的视域、新的视野,即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
 
   学术文化与学派相联系
 
    学术文化与学派联系在一起,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正史中有《儒林传》、《艺文志》、《经籍志》,典志体史书中有《经籍考》,另外还有相关学人列传以及史家论赞和序。这些都展示了学术的发展、学派的特色。
 
    经、子之学的专门论述,则展现了学派的风彩、诸家学术的闪光之处。《庄子·天下》、《韩非子·显学》、《荀子·非十二子》等,都是学派的专门篇章,至于专门研究著述则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等。
 
    古典文献目录的提要之作,展示了学派的成果与学术要义,《四库全书总目》的提要及解题,历来受到重视,就在于论说的学术流变与学派分分合合,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百家争鸣方有满园春色
 
    学派在学术大潮中,显现出其活力。古典的四部之学,兼综学派之别;六经、诸子之学,本身就体现了学派的差异。
 
    学派的流别,以文字为区划,有古文、今文不同;以地域为区划,有齐、鲁之学以及濂、洛、关、闽之分;以师法家法为区划,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理学则有朱(熹)学、陆(九渊)学、吕(祖谦)学之称谓。
 
    近代以学风特点区划,则有信古、疑古、释古之别;以期刊为标志,则有学衡、禹贡、国粹、食货、甲寅、战国策诸派。同为释古,由于史观之差异,各种学派五彩缤纷;在学术、学派发展过程中,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史学。
 
    另外,儒释道等各种宗教文化流派与学派又交织在一起。学派史表明,学术发展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有学术的春色满园。
 
   学术不可有门户之见
 
    创新是学派活力的所在,所谓“竭其心之万殊者,而后成家”,“为之分源别派,使其宗旨历然”。墨守教条,显学也会冷落;倚门傍门,以及贩运、炒作,也许可以取得一时的轰动效果,但最终只能是“明日黄花春去也”。
 
    兼综融会是发展学术的正确途径。朱熹与陆九渊的学术,显示出理学与心学的差别,这样的学术争论可以理解。然而,到了门人那里,相互辩难以至于互不相容,所谓“门户水火”。这就是“学要有宗旨,但不可有门户”。
 
    近代,中西之学的争论,是正常的事,也是发展学术的要求。输入新学理与努力吸收传统学术精华,同样重要。要以开放心态对待不同学派,简单地以保守、异化来批评不同的学术,未为妥帖。
 
   以新“天下观”研究学术史
 
    学术、学派研究的发展史,显示出学术与时代的关系。古代论学术、学派,体现当时“天下观”的学术视野。今天则应当以世界史的视域,即新的“天下观”,来讨论学术、学派,显现出学术学派史研究的时代性,这将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事业。
 
    首先,全球化趋向的事实,扩大了历史探索的视野。其次,各个国家、民族相通相异,应当承认多样性,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中国民族传统学术及流派对世界有所影响。朱谦之的《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展示了中国学术、学派与西方学术、学派的关系,表明了东西文化接触是文明世界的强大动力。他的《日本的朱子学》则系统地研究了朱子学派对日本的影响。朱熹的学术在日本传播,促成了日本朱子学派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派别。
 
    当代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为新学派产生提供了新条件,例如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在内的信息化就值得我们密切注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