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文化研究与建设的三个维度
2013年10月29日 09:30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10月25日第33期 作者:刘志山

 

    移民文化是移民在迁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笔者侧重讲移民精神文化,即移民身上所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特质,是移民生生不息、安身立命、成就事业的精神支柱。
 
 
一、从人口流动与文化流动的角度研究和建设移民文化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使人口、资金、技术、物资、产品和文化出现全球性流动,其中人口的流动与文化的流动呈相反方向,即人口由落后地区、发展中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文化伴随着资金和技术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发展中地区流动。
 
    由落后地区、发展中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当代移民,其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生活待遇。这与古代移民的迁移形成鲜明对比。古代移民由于战乱和灾荒等原因,从中原繁华地区迁移到南方蛮荒之地,有的再次迁移到陌生的异国他乡,只求生存和繁衍生息。历经几代人的奋斗和拼搏,他们中有的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华人华侨,他们成功融入迁入国的社会和文化,并在当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华人华侨回归故里、投资创业,也必然带回在居住国形成的海外移民文化。这是一种融入了华人华侨居住国文化元素的新移民文化。它伴随华人华侨的资金和技术向祖籍国的流动,必然对祖籍国的移民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促使祖籍国移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从文化流动的角度研究海外华人华侨在居住国形成的移民文化,对中国移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二、从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和建设移民文化
 
    移民与其新生代在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存在巨大差别。第一代海外移民,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国家,短时间内难以融入迁入国的社会和文化,无法获得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甚至感觉迁入国是“别人的国家”,居住地是“别人的城市”,缺乏归宿感。因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故乡之情无法割舍,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根还是在出生成长的祖籍国。回归故乡、回馈故乡的情结成为他们联系祖籍国的重要纽带和终生期盼。
 
    然而,海外移民的新生代出生成长在父母迁入国,在身份上自然认为是居住国的成员,并且耳濡目染居住国的文化,自然而然就融入到居住国的社会和文化当中。同时,海外移民的新生代由于缺乏生活于祖籍国的亲身感受和真切体验,难以获得对祖籍国的感性认识,出现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障碍;甚至产生与父辈截然相反的感觉,把祖籍国当成“别人的国家”,把祖籍地当成“别人的城市”。面对这些情况,如果祖籍国的文化无法让这部分新生代群体接受,那么,他们将失去联系祖籍国的文化和精神纽带,就不可能对祖籍国产生深厚的情感。这时的祖籍国和祖籍地,在他们心目中将成为普通的地理名词,而不是寄托情感的圣地和寄托思念的家园。由于没有对祖籍国和祖籍地的情感倾向,也就不可能产生回归、回馈祖籍国和祖籍地的行为与举动。
 
    因此,移民文化的研究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打造一条维系和联系祖籍国、祖籍地与海外移民新生代之间的文化走廊和情感纽带。以客都梅州为例。多年来,梅州不仅重视客家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而且注重客家文化软件载体的建设。如谱写客家之歌(类似《爱拼就会赢》)、制作海外客家纪录片(类似《寻找他乡的故事》)和客家电影电视剧、举办客家文化展等,以此加深同胞情感,尤其是海外客家新生代的乡情,加深其对祖籍国和客都的认同感,进而在内心产生思乡情怀。
 
 
三、从祖籍国与居住国文化交往的角度研究和建设移民文化
 
    如今的文化交往便捷且广泛。因此,移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海外华人华侨居住国与祖籍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往。这不仅有利于海外华人华侨新生代对祖籍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海外华人华侨发挥其桥梁作用,促进其祖籍国与居住国之间的友好往来,而且有利于祖籍国移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华人华侨祖籍国与居住国之间的交往,既包括官方层面的交往,也包括民间层面的交往。官方层面的交往,既可以是国家政府层次的交往,也可以是地方政府层次的交往,如客都梅州与客家华侨聚居城市之间的交往,甚至可以结为友好城市,进行文化、教育、经济等多方面的深入交往。民间层面的交往则更为宽泛,且形式丰富多彩。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研究机构等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在老年、中年、青少年等不同年龄层次展开。
 
    这些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华人华侨祖籍国与居住国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交流活动,作为联系祖籍国客家人与海外客家人之间的重要纽带,在拉近双方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双方之间的深度了解、形成双方之间的高度共识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