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广东社科界在“走转改”中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09月29日 14:25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9月27日第32期 作者:本报记者 翟江玲 实习记者 李永杰

 

    广东社科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怎样的总体部署?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社科研究?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研究员。
 
 
广东社科界的“自选动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谈谈广东社科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田丰:一段时间以来,广东社科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除了抓好中央和省委的“规定动作”,还安排了一些“自选动作”。
 
    一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广东省社科联组织了两个调研组深入到各地社科院、高校、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包括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为下一步创新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探路。一个调研组到地市社科界调研,重点走访了广州、深圳、东莞、清远等地,了解各地市社科界的问题与诉求,听取建议;一个调研组到省内高校调研,对学术研究、决策服务等工作进行交流和研讨。通过开展调研活动,摸清了困难和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二是开展“当智囊、促发展”活动。一直以来,广东社科界坚持“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更加强调社科界专家学者要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今年8月份我们就组织了多个座谈会,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由广东省社科联牵头,广东省各地社科联开展一些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开发、服务,发掘整理各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文化,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参与当地文化建设。例如江门的华侨文化做得相对成熟,碉楼成为广东的第一个世界遗产。这些都与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分不开。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因为3000多栋碉楼都分散在各处,只有动员群众的力量,这体现了当地群众保护历史文化的强烈意识,而这正是社科普及的结果。
 
    除江门的特色文化做得不错外,潮州文化研究也有声有色,他们把潮绣和木雕研究都做得很好。潮州社科联在整理、发掘这些特色文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不仅促进了人民群众对潮汕文化的普遍认同和传承,而且把这些资源开发为文化产业,最终让人民群众受益。
 
 
推动广东社会科学建设走向制度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下一步有什么部署?要达到什么目的?
 
    田丰:我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来开展社科界的教育实践活动,感觉效果很明显,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真切地听到了基层社科界专家学者的声音,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对下一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了比较明晰的思路。当然最终的效果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和评价。
 
    下一步,我们将按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抓好下一阶段工作的落实。先是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我们已经广泛征求了群众对社科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民主生活会中我们要认真进行剖析,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是建章立制,尽管人民群众对社科界的意见不多,社科界是“清水衙门”,无权无钱,没有产生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的条件,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没有绝对的“清水衙门”,在作风建设上还是不能放松,要严格按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抓好整改工作,抓好改进文风、会风的制度建设,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学术理论研究上。
 
    社科界实践群众路线,最根本的是按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针,搞研究、做学术,要坚持为实现中国梦、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同时,要当好党委、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拿出更多有理论高度、学术深度和实际用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兼备的成果。
 
广东社科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广东社科研究?
 
    田丰:广东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一是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研究。要进一步阐释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理论基础、丰富发展、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等。二是群众路线理论宣传的研究。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只有切实被人们掌握才能加以运用,研究如何运用有效的方式、途径和载体宣传党的群众路线,使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深刻内容、基本要求、重要意义等能被党员干部全面理解、正确运用、转化为工作能力,也是社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决策咨询研究,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贯彻群众路线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解决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进步的不满”反映出民生诉求背后深层的社会期待,站在时代的高度,思考未来广东甚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加强对民生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助推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服务,是广东社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