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07月28日 15:57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7月26日第30期 作者:胡波

 

    当代教育有效地传播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现代知识,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但有时却忽视了乡土知识、地方性知识的普及和运用,低估了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在人才成长和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和意义,看不到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在陶冶人们思想和爱国情操、增强家乡和国家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一直是近现代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倍受推崇的劳作教育、生产教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体验教育、合科教育和乡土教育等七大国民教育的中心内容之一。甚至可以说,乡土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前面六种教育思想综合的结晶。百年来我国坚持的乡土教育,是以养成乡土之爱为起点而启发爱国心的教育。勃尔格曼就认为乡土教育的目的,“不外爱护团体和献身团体。这种团体的爱护,除家庭之外,表现于三种基本形态,就是乡土之爱(基本的)、祖国及全人类之爱(滋生的)”。可见,乡土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认识其所居住地方的人、事、物,包括生活环境、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传统艺术与思想文化等,使他们能认同和热爱自己的乡土,以激发他们改善环境及建设地方的意愿。
 
    乡土教育离不开乡土教材的编撰和使用。乡土教材既是国家统编教材的补充,又是乡土知识和地方性知识,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所谓乡土教材,一般是指以本地历史传统、名胜古迹、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民族状况等有意义的事物为内容而编成的教材。这种教材既可以作为全国统一教材的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联系本地实际进行学习。用它进行教学,既符合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观念,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发扬民族自尊精神。
 
    就个人的成长或社会化而言,每一个人都是在特定乡土文化中逐渐长大的。乡土文化就是个人的母体文化,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文化模式,无法选择又无法逃避。个体通过不断的情感和行为积累,对乡土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系统解读,逐渐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整体乡土感。
 
    这一过程也是形成乡土认同的社会化过程。乡土教育的目标,就是增进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激发乡土意识,产生乡土情感,进而实行乡土建设和文化改造。因此,近现代以来,乡土教育的提倡、乡土教材的编写,以及乡土课程的设置,不仅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爱国爱乡的情感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中山市,古称香山。香山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等多种文化成分,既是岭南文化的一个缩影,又是珠江三角洲乡土文化的重要标本。香山文化在发展和传承中,不仅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早在上个世纪初,中山人就编辑出版了《中山乡土志》和介绍地方风土人情、经济民生、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简明读本。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山市教育局编写的《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和《中山历史》等乡土教材,开启了中山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的先河。2005年9月初,中山市各学校在全省率先开展乡土教育,编辑出版了一套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乡土教材——《乡土中山》。
 
    乡土教育既是知识和情感教育,又是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趋同化的今天,乡土教育更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教育的提倡、乡土教材的编写,以及乡土教育的课程设置,都直接关乎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甚至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重建。
 
 
    (作者系广东省中山市社科联主席、教授)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