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3年06月20日 14:58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3月30日第15期 作者:任珺

 

                                                     奎光楼                                     作者/供图

 

                                                              云溪书院                                         作者/供图

 

  岭南地处偏远,得益于便利的水陆交通,自古移民不断,与北方各省有着密切联系。罗香林在《世界史上广东学术源流与发展》中提出,广东与中原的交通有三条重要路线,分别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为中心。

  此外,因濒临大海,岭南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冯炳奎在《岭南文化》中指出,岭南民系成熟的过程,可简述为汉晋与中原人物合流同化,隋唐与西方人物合流同化,到明代而长成,至清末而成熟。

  岭南学术文化特质

  岭南、中原学术文化一脉相承。历代谪宦流寓对岭南学术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虞翻徙南海,“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尝数百人”;郑侠徙英州,“英人无贵贱,皆加敬礼。争遣子弟从学”;刘禹锡在连州,“以词章自适,而郡中文学日兴。论者多其振作之功”。其他的,如韩愈在潮州、苏轼在惠州和秦观在雷州的影响均为人熟知。

  明清之前,岭南学术文化氛围并不浓厚,这与当地文化底蕴积淀不深有关。明清时期既是岭南民系成型之时,也是学术文化厚积薄发之际,官学、私学兴起。至此,岭南学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并有岭南学派之称。

  岭南学术文化,呈多元性、包容性和抵抗性、敏锐性等特质,晚清时尤为突出。从明代陈献章创建江门学派起,岭南学者就十分强调学贵知疑、学贵自得,学问不为传统所锢蔽。陈献章、湛若水及其心学,形成了“心则理也”、“学贵乎自得”和“以自然为宗”思想学问体系,有思想解放、自主创新之意味,摆脱了程朱理学的框缚,在岭南学术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汉宋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命题,岭南学者多以包容态度主张汉宋兼采。清中叶林伯桐“于学无所不窥,尤笃志经术。研经宗汉儒,而践履则服膺朱子”(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晚清时的朱次琦也强调,治经学应不分汉学宋学,汉学宋学并非相互矛盾,主张调和两者。开创东塾学派的陈澧,治学“其学并尊汉宋,年四十七著《汉儒通义》,谓汉儒言义理,无异于宋儒,宋儒轻蔑汉儒者,非也。近儒尊汉儒而不讲义理,亦非也”(古公愚:《学海堂述略》)。

  与西方文化的变革交融

  岭南是与西方文化接触较早的地区,在近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交融的背景下,岭南学者尤为关注西学、时政、新鲜事物及中西学术比较等。梁廷枏在《合省国说》、《兰仑国说》中对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在《合省国说》中对西方民主制度作了细致考察。道光年间,广州面临外夷侵犯,布置海防,梁廷枏纂修《海国四说》,以“筹海防夷”。

  岭南学术文化随着社会变迁自我改造、自我更新。1889年建成的广雅书院以培养经世之才为目标,课程“讲求经义、史事、身心、经济之学”,“经学以能通大义为主,不取琐屑;史学以贯通古今为主,不取空论;性理之学以践履笃实为主,不取矫伪;经济之学以知今切用为主,不取泛滥”(张之洞:《奏请广雅书院立案折》)。这种“中体西用”思想,实际透露出岭南学术文化对西学的抵抗性。这种抵抗性到康有为那里仍有延续,他提出维新变法,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西学,甚至当时容闳、严复等留学生和传教士傅兰雅、李提摩泰等人译述的政治学以及有关声、光、化、电的学科,在其创办的万木草堂教学中都有涉及,但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在本质上还是中国传统路子,他的改革仍要从孔子那里寻求依据。

  且不论各家学术思想的功过得失,在区域文化的影响下,岭南学术文化还是在不断传承与创新中获得了长足发展。

  岭南学者的独特魅力

  明清时期形成的学风、学术品性等,更能表现岭南学者的独特魅力。首先,注重人格涵养,问学求真。受白沙心学影响,岭南学者大都注重人格涵养,把完善人格作为学问之最终目的。从朱次琦到康有为,再到梁启超,在他们带徒的学规、学纲中均有相应方法和要求。其次,不尚空谈,求实致用。这也是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人生态度和治学作风。朱次琦有言:“读书者何也?读书以明理,明理以处事。先以自治其身心,随而应天下国家之用。”(简朝亮:《朱九江先生年谱》)陈澧也有言:“窃冀后之君子,祛门户之偏见,诵先儒之遗言,有益于身,有用于世,是区区之志也。”(《汉儒通义》序)

  在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过程中,岭南学人勇为先行,扮演了“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规则”的重要角色。当今,广东提出重振岭南学术文化,延续岭南学派在中国理论界的影响,这段学术历史及一脉传承之精神不得不提。当代岭南学人应以此为激励,坚持学术自觉,信守学术理想与责任,在更为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一家之言。

  (作者单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