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文化必将停留在历史中
2013年06月20日 14:51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2月24日第14期 作者:王日华

 

 

岭南学相关著作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兴起一股地缘文化研究热。不少期刊和报纸都开设了地缘文化研究专栏;一些地方纷纷建立地缘文化研究机构;地缘文化研究学会等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地缘文化名称如齐鲁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河洛文化、秦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层出不穷。

  地缘文化,指的是与一定范围内地理空间相关的文化现象,也称之为区域文化、地域文化。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一个空间范围特点的文化类型,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方言、饮食、地方信仰和民居建筑等。有些地缘文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便被称之为地方学,如徽学、藏学。地方学也用来指代某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如陈寅恪将陈垣等人关于敦煌的学术研究称为“敦煌学”。在当前的地缘文化研究中,一些地缘文化开始逐步转向地方学,如秦学、满学、岭南学等。

  中外思想家很早就关注到了地理环境对社会思想、人群特性和政治体制等社会要素的影响。早在战国时期,《晏子春秋》就记载了“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的文化现象。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注意到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地缘文化差异。在西方,亚里士多德从地理和气候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民族的特性,法国思想家布丹从气候和地理等要素的角度考察了地缘环境对民族特性、政府政治和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西方研究地缘文化的集大成者汤因比研究过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地缘文化类型及其历史变迁。

  地缘文化或地方学的研究无疑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地域主义是研究地缘文化或地方学的主要路径和基本方法,在哲学、史学、文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却并非学术研究自身发展的结果。太多学术以外的因素影响到地域文化的研究,首先是重商主义的驱动,改革开放以来,地缘文化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手段,“经贸搭台,文化唱戏”的模式遍地开花,地缘文化研究的功利性较为明显,以致出现了几个地区争夺名人故里的闹剧。其次,地缘文化研究出现了泛化的趋势,即没有特色的地缘文化研究,将所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现象都纳入研究中。再次,地缘文化研究常常带有某种狭隘的地方主义,研究过程和结果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中立性。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现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步减弱,独特的地缘文化将可能会停留在历史之中。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