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与世界文化名城培育
——“人文岭南·学术圆桌”2012年终论坛会议综述
2013年06月20日 11:19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12月28日第24期 作者:翟江玲

 

晚期的广州十三行商馆图(美国皮博迪埃赛克斯博物馆藏品)
 

 

  12月14日,“人文岭南·学术圆桌”2012年终论坛在广州市荔湾区沙面会馆举行,论坛主题为“十三行与世界文化名城培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出席论坛并致辞。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易佐永,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伟玉,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以及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十三行商后裔共60余人出席会议。

 

  在历史视阈中考察研究十三行

 

  高翔指出,十三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且本质上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其实现在讲的近代化可概括为“三化”:一是城市化,就是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二是工业化,就是从农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变;三是世俗化,就是要摆脱传统的、宗教的、神秘主义的、专制主义的束缚,使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精神的主导性的力量。今天我们研究十三行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培育,应将其置于历史视阈中进行全面考察研究。

 

  高翔表示,开展十三行研究应坚持三个观点。第一,坚持长时段的观点,即任何一个历史现象必须把它置于人类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而且对这一历史现象本身的兴起、渊源、流变也要有准确的把握。第二,坚持全面的观点,就是要和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结合,要避免历史研究中的“碎片化”。第三,坚持发展的观点。没有事物是绝对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同时,三者也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坚持科学精神和严谨学风,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成果。

 

  十三行蕴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

 

  十三行的名称有两层含义:不仅是指十三行的行商,而且还指行商进行贸易的特定地域,也就是广州的十三行商馆区,可以作为一个地名使用。虽然曾辉煌一时的十三行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完全消失,成为了历史陈迹,但却留下了丰富且具价值的文化遗产。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晨表示,十三行的精神文化财富蕴涵于其物质文化遗存之中,十三行的兴起和繁盛,反映了近代初期中西经济、文化互通互补的客观要求;表明了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可以通过和平交往、友好相处,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体现出粤商和岭南文化历来对外比较开放、兼容并蓄的特点,这是一个值得发扬的优秀传统;而十三行由盛至衰、终被毁弃的过程,也给了后人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只有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因时兴革,才是民族发展的正路。

 

  顾涧清表示,海上丝路孕育出永续开放的包括十三行文化在内的粤商文化,使广东具有吸引世界的魅力。广东在海上丝路中体现出的深刻内涵,反映了广东在历史上深厚的商贸文化底蕴。

 

  十三行核心区域是广州社会的缩影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元林认为,十三行的出现,是在中西之间基本保持正常贸易关系的状态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逐步积累自然生成的,是中国对外贸易从传统贡舶贸易过渡到商舶贸易的产物,在当时是一种历史进步。从十三行商馆区到沙面使馆区,虽然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广州中外文化交流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王元林表示,作为交流的载体,无论是十三行商馆区还是沙面使馆区,都一直承担着广州中外文化桥头堡的作用。十三行商馆区的形成与历史上广州港市的形成有关,是清代广州对外贸易港市的主要场所和主要区域,特别是十三行地理位置的选择与历史上广州对外贸易即港市的形成有关。十三行商馆区是历史上广州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展示的文化是清代广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时广州社会的一个缩影。

 

  鼓励更多年轻学者投入十三行研究

 

  十三行在历史上的影响范围广泛。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文钦认为,只有拓展全国性和世界性的学术视野,到全球搜集资料,结合十三行内外部结构的相关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原创性的专题研究,才可能将十三行的研究深化。

 

  曾伟玉表示,广州的两个战略重点,一个是世界文化名城,一个是国际商贸中心,这两个战略重点的契合点就在十三行。因此,十三行研究首先应以广东省市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从口岸史、商贸史等方面对十三行开展研究工作。其次,广州市委宣传部计划从全球层面征集和整理重大历史文献,并面向全球做一批重点课题,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更多年轻学者投入到相关研究之中。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广州大学联合主办,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报》驻广东记者站、南方网承办。论坛开幕式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黎主持。学术主持由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冷东担任。

 

  “人文岭南·学术圆桌”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于2012年发起主办的小型系列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为第4期,前三期分别在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和广东商学院召开。(记者 翟江玲)

 

 

 
十三行路街景

 

 

 

  专家观点:

  易佐永(广州大学党委书记)

  期待这次研讨会共享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缔结友谊,在广州十三行研究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路途上携手同行,不断提升广州十三行研究的学术境界,推动广州十三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并借助对于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为广州乃至国家的文化积累和现代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十三行时期是广州辉煌的年代之一,十三行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首先是不可替代的国际影响力,其次是创新精神。我们应该强调文化传承与文化承载。

 

  程存洁(广州博物馆馆长)

  十三行的历史,是在清朝朝贡体制向条约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展开的。因此,展示十三行历史,必须将其置放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国际舞台中,其内容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要展示十三行历史时期清朝政府对内对外政策、“一口通商”政策影响下的广州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情、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也要展示十三行时期中国文化对他国的影响等。十三行博物馆的建设,应以十三行历史为中心,全面展示当时的全球贸易状况。

 

  涂成林(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广州十三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特殊的政策环境,造就了这里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年代。十三行曾是在华外国人重要集散地之一,通商贸易使最初的贸易货栈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创造了中西合璧的商贸文化。

 

  刘晨辉(广州市荔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十三行重建只有载体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现代人群的特点,增加人们与十三行的对话,这样才能让当代人与十三行产生共鸣,从而真正发掘其文化内涵。

 

       以上专家言论发表于“人文岭南·学术圆桌”2012年终论坛,由本报记者翟江玲整理。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