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移民文化
——第二届“人文岭南·学术圆桌”综述
2013年06月20日 10:43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6月29日第18期 作者:特约记者 王日华

 

 
                       第二届“人文岭南·学术圆桌”深圳大学会场                  梁润桦/摄

 

  6月21日,第二届“人文岭南·学术圆桌”在深圳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研究员、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教授、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温宪元研究员、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教授等出席会议,论坛主题为“移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

 

  此次会议是一次跨学科的交流和碰撞,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对移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学青年社科工作者联谊会、南方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驻广东记者站共同承办。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汪永成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

 

  重新界定当代新移民和移民文化

 

  王利民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打工潮”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并造就了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奇迹。移民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美国移民创造了影响世界的美国文化,深圳是中国最为典型的移民城市,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移民也必将创造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移民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中国每年都会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南下”,这些农民工涌入南方城市,改变了当地城市的人口结构。以深圳为例,《深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046.74万,而户籍人口仅为267.9万。此外,有学者表示,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变动快,具体数字难以统计,根据深圳市粮食消耗总量、生活用电量等数据推算,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可能会达到两三千万。但是,无论何种统计结果,改革开放30余年的成果可以表明,深圳市已经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从最初只有30万人口的渔村发展成为千万人口的大都市,移民已经成为推动深圳城市发展的主力;同时,在深圳出现的这类流动人口远超户籍人口的人口结构性倒挂现象,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并不少见。

 

  纵观古今中外,移民一直是社会发展和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当代中国移民的特点,深圳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志山教授认为,当代中国移民一般是指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迁移到其他地方定居或居住了较长时间的人口,与常住人口概念较为接近。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大鸣教授将当代中国移民分为劳工型、智力型、经营型和政策型等四类基本类型。

 

  此外,刘志山还对移民城市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移民城市就是以移民为基本成员的城市,即移民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原住民,并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同时,移民城市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客强主弱;二是人口高度流动。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为理研究员表示,移民文化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我们应当区分当代移民与传统移民的不同,关注二者不同的身份认同。在当代中国,经济是百姓迁徙的主要动力,移民认同的核心要素是财富,即通过能否赚钱来获得对一个城市的认同,这种单一价值观也应是学者在当代中国移民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

 

  以国际移民案例着眼当代中国移民发展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户籍制度,这种制度与中国移民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移民的特征。周大鸣指出,中国移民的形成离不开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存在移民的主观意愿;第二是出现需要和适合移民的客观条件;第三是有同意移民的政策或政策允许。

 

  张国雄比较研究了美国唐人街的华人移民和江门开发区、高新区的农民工。他表示,在国内,移民聚居地的服务业一般处于自发状态,即凡是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出租屋、餐馆、理发店等服务市场便会自发形成,同时这些市场也会因为农民工的去留而衰落或兴旺;而在美国,往往会针对移民开展有组织有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及相关服务业,并最终形成以移民为主的卫星城。此外,在国内,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低,基本上不愿意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或同乡会、商会等活动;而在美国唐人街,第二代移民会很快融入当地社会。

 

  旅美社会学家、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李毅博士介绍了日本和印度的移民状况。他表示,日本通过政府组织的形式,将农村子弟从小送往城市,以此推动移民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移民更好地融入城市,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城市化的发展,并认为这种移民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印度由于没有户籍制度,移民可以轻易地享受居住城市的教育、医保等公共服务。李毅认为,对比他国移民,中国并不存在真正的移民,只存在流动性问题。

 

  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江玉琴以20世纪英国黑人移民状况及其文化认同为例,认为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移民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为他们提供平等的社会资源,使移民不至于长期处于城市“边缘”,从而产生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同时,摆脱城市中本土文化的排斥性特点,让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存。

 

  移民文化与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移民融入城市,他们在给城市化进程添砖加瓦的同时,给城市管理也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由移民引发的话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对于当代城市移民的管理工作,温宪元提出了四个方向,即治理理念的人性化、治理行为的精细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依据的法制化与制度化;周大鸣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的移民类型建立梯级移民安置政策;李毅认为,对中国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只有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促进中国移民的健康发展。

 

  刘志山认为,移民文化是指移民聚集地产生的观念形态文化,即移民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艺术、法律思想、教育观念等直接或间接反映移民心理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此外,移民文化以其开放性、外来性的特点,拓展了城市文化发展空间;以其兼容性营造了和谐发展氛围;并以其创新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员张军结合深圳文化的发展实际,探讨了移民文化与深圳精神的关系。张军认为,作为当代移民文化的典型范本,深圳的移民文化兼具同质化和异质化倾向;同时,深圳的移民文化也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孕育了差异意识,为营造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移民是地区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新文化的创造者。移民文化已经成为创新文化的代表。李毅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移民在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移民文化的创造却略显滞后。因此,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更需要多关注移民文化的发展。

 

 

  专家观点

 

  李凤亮,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广东省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不仅要弘扬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传统文化,而且要重视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等新兴文化的勃兴。

 

  周大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应当关注在移民浪潮中逆潮流化行动的非移民意愿流动群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高成本的城市安家费用并非人人可以承担,并不是每个流动人口都能实现人口流动的家庭化。另外,在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框架内,选择移民城市就意味着对农村户籍和背后的土地收益以及相应集体收益的放弃。因此,相当一部分在城市中生活的农村流动人口出于对生活资料的考虑,往往是希望在城市经营和农村土地两个方面都得到收益。基于这种考虑,流动人口的迁移意愿并不一定很高。

 

  刘志山,深圳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移民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必然孕育出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新的思想观念,从而成为现代文化的先导。

 

  李毅,旅美社会学家、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不存在移民文化,只有流动性人口问题。由于中国有着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城市落户制度,相当一部分流动性人口无法实现真正的移民。参照国际移民政策经验,职能部门只有在政策上进行根本性改革,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流动性人口问题。

 

  王为理,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当代移民与传统移民在身份认同上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移民主要是通过民族或国家的观念来获得身份认同;而当代移民则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来获得身份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财富观念是当代移民获得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这种单一的价值观不利于中国移民的健康发展。

 

  张军,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西方文化的影响,港台文化的传入,中原文化的浸润,岭南文化的承传;精英文化的成长,大众文化的繁荣,主流文化的演绎,边缘文化的生成……这些在深圳建构起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并形成丰富多样的深圳移民文化。

 

  江玉琴,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要摆脱本土文化的排斥性,不要使移民在本土文化与故乡文化之间不断徘徊选择,而应促进移民积极发扬自身文化特点,并有步骤、有策略地推动本土群众与移民进行互动、交流,使大家相互了解,彼此沟通,达到文化上的相互尊重与共存。

 

       ——以上专家言论均发表于第二届“人文岭南·学术圆桌”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