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提升广东学术发展竞争力
2013年06月19日 15:29 来源:《人文岭南》2011年11月24日第12期 作者:

 

关于提升广东学术竞争力的思考

□林如鹏 暨南大学副校长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规划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为保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动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工程之一是实施社会科学提升工程,目标是使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提升学术竞争力,加强学术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形成有影响的特色研究体系。

  目前,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缺乏竞争力。例如,广东是新闻传媒大省,报纸的发展和影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广播的珠江模式和佛山的数字广播闻名全国,境外电视频道“落户”使珠三角成为开放的“传媒特区”,但是新闻学术方面的研究却与传媒大省的地位不符,不如北京、上海的新闻学术研究活跃、深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理论研究没有跟上新闻实践的发展,无论是学术界或是新闻业界对广东新闻界的实践经验都缺乏深入、系统的总结。第二,社会科学研究投入少。广东虽然是经济强省,却一直忽视对学术研究的资金投入。2004年,广东省社会科学一个项目只有1万元,根本不能支持相应的学术研究活动。近年来资金才逐步增加。第三,缺乏强有力的学术阵地。广东社会科学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少,新闻学术刊物也仅仅有一两个公开出版的,大部分是内刊,不能为学者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讨论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第四,缺乏学术研究的氛围。市场经济的喧嚣充满了诱惑或滋扰,相对于其他营利行业来说,学术研究是一个寂寞而清贫的工作,很多人耐不住坐冷板凳搞学问的清苦,在熙熙攘攘的商海中整日忙于炒更。这种氛围反过来也影响了其他立志于学术研究的人才,他们更愿意去富有学术前景的地方工作。

  要提升广东的学术竞争力、营造一个重视社科研究的社会氛围,不仅仅是学术界自己的事情,也是社会各界都要重视的事情。第一,对于业界来说,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广东新闻实践创造了不少新的发展模式,并且向其他省份新闻界输出模式和人才,很多新闻单位也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机构,实践出真知,实践的创新为学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形成理论特色提供素材。

  第二,对于学术界来说,要善于总结实践,进行理论升华。学术界应将理论结合实践,对于实践中一些好的经验及时进行理论上的提炼,使之成为放之四海的真理,用它们再指导实践。学术思想不是单纯靠苦思冥想就能创新的,真正的理论都是来自学者们深入社会实践的结果。

  第三,对于政府和学科管理者来说,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科研机制。“十大工程”中最后一项就是实施文化建设保障工程,主要是加大财政投入,实行政策鼓励,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注意政策的公平性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讲究学术的质而不能只是量。同时要创设更多的学术平台,加强知名刊物的学术性。

  总而言之,学术竞争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研究者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新成就,不断创新,学有专攻,才会术有专长;管理者也要有耐心,不能为了求轰轰烈烈的局面就一哄而上,而要精益求精地营造有利于学术建设的氛围,只要有适合的温床就能孵化出未来的希望。

[NextPage]

提升广东学术竞争力的三大支点

□吕建秋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

  何谓学术竞争力?依笔者管见,学术竞争力乃学术研究主体探索和发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是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统称。笔者认为,提升广东的学术竞争力须构建三大支点。

  支点之一——聚集人才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业已表明,人才乃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之重要推动力量。广东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无疑是坚持了“人才是第一资源”之理念。然其学术竞争力,远不可与经济成就之辉煌相提并论。因此,广东要“不拘一格聚集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还任重而道远。

  支点之二——构筑平台

  科研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提升学术竞争力的基础支撑,也是聚集人才的基础条件。平台不全或缺乏,则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窘境,最终使人才效能大打折扣,甚至出现闲置浪费人才之问题。广东重点建设了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八大科技平台,成为广东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构筑学术研究平台体系,努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资源投向广东,将是提升广东学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支点之三——营造环境

  人才和平台固然重要,但提升学术竞争力尚欠“东风”,即学术创新研究之环境。目前,广东的科技财政投入过分偏向部属高校,忽视了省属高校的财政投入,这势必会给占广东学术研究主体绝大多数的省属高校带来不良影响,不利于广东学术竞争力的提升。

  提升广东学术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术研究主体的积极投入,更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财政投入规划,为全省广大学术研究主体营造一个科学、健康的学术环境。

[NextPage]

广东学术创新空间较大、前景乐观

□丁力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从整体来看,广东学术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其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广东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模式”的缩影,广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示范性,因此也具备了学术研究的价值。

  其二,伴随经济社会的“先行先试”,广东的思想界也具备一定的超前性,这就让理论研究者首先发出声音成为可能,从而在理论界也有“先行”的优势。

  其三,广东省的领导对应用学科比较重视,领导意识的前瞻性也可为学术创新提供空间。

  其四,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困惑,遇到了一些难题,过去的方法不灵了,转而又求助于知识分子和学术界,这就为学术创新带来了直接需求。

  广东的学术研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但是未来前景还是乐观的。过去的30年,中国的学术中心在北京,无论是学者还是高校,都以那里最集中。而将来,这种优势将会慢慢消失,一方面,我国各地对国外学术的引进、翻译已经趋于均等;另一方面,以后中央的一些决策也可能要参考地方的经验,特别是广东、浙江等先行先试的地区,地方学者反而有优先拿到第一手材料的优势

[NextPage]

立足外向性提升广东学术竞争力

□陆磊 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

  提高广东学术竞争力须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立足外向性优势。

  提升广东的学术竞争力首先要立足广东的比较优势,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它的外向性。香港的一些大学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学术竞争力,其发展就立足于与英、美两国的联系与结合。广东应该向它们学习,打造更多层面上的文化特色。

  第二,形成“再本土”的发展发式。

  岭南学术有自身的特色,这种学术文化有必要与引进的海派或中原学术文化相结合,在引进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再本土”的发展方式,使之在广东扎下根来,并形成杂交优势,扎扎实实地培养出学科和学术带头人。

  以经济学或金融学来讲,广东远离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中心,但广东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又有着非常独到的特色。不夸张地说,广东引领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很多方面的尝试,积累下来相当多的思想成果。但遗憾的是,广东的学术界没有把这些整理成系统性的、理论性的成果,反而是北京那边的学者在研究和总结。比如上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现象——剩余劳动力大转移,其目的地毫无疑问就是广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在劳动经济学、转型经济学还是发展经济学领域,都罕有广东籍的学者提出比较清晰的、系统性的、理论性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本土的研究者应该作深入的反思和自我批评,才有可能形成在全国的学术体系中有竞争力的学术思想。所以说,提升广东学术竞争力的第二个方面是“再本土”化,即抓住在中国改革开放和转型过程中独特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第三,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岭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包容,同时也有个比较大的缺陷,就是过于实际。广东对于能影响千秋万代的事物即需要长期积累的学术,关注度不高。年轻人是有学术创造力的,要提升广东学术竞争力,需要学者们尤其是青年学者们耐心下来,去掉浮躁,同时又带着开放的心态,关注社会现象,开门做学问,做出有原创性、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这样,有竞争力的学术氛围就一定能出现,学科和学术领军人物也自然就出现了。

[NextPage]

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王中生 肇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总体而言,地方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地方建设的对策研究等,都主要是由社科工作者承担的。而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看,地方社科工作者(包括管理者和研究者)的作用并不大,这就使社科研究这个关乎基础性、方向性的研究工作受到一些制约。但是,也正因为社科工作的这一特性,大力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平,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提升学术竞争力?人是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要提升学术竞争力就要在人才队伍的成长环境方面不断地完善。

  第一,各管理部门应重视社科研究的资金投入,以项目带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项目负责为龙头协调发展。项目是培育人才、建设学术队伍的关键,但由于社科研究具有周期长、现实效益不明显等特点,政府对这些项目的关注度较弱,对社科项目的资金投入自然就相对较少,这致使许多相关的学术研究难以开展,因而就难以实现用项目吸引人才、在项目中培养人才的目的。

  第二,应提高对社科研究者的奖励,完善鼓励机制。目前,社会科学研究者与自然科学研究者的评奖标准明显不平衡,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追根究底,还是由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所以,在评价机制、评奖机制的制定上,应结合社科研究工作的自身特点,从体制层面保护与促进社科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