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积淀论的几点质疑(上)
2013年06月28日 12:35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6月28日第29期 作者:王京生

 

       
 
        第五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上,“非遗”传人展示大花楼木织机。                                     本报记者  朱高磊/摄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积淀论一直主导着人们对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成果的判断。文化积淀论强调并尊重时间之于文化的重要意义。它认为,文化的进步是逐渐积累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创造的文化由薄到厚、由单一性演变为多样性、由粗糙升华为精细。文化通过缓慢的积淀又反过来影响人类,使人类在文化的积淀中变得更加“有文化”。文化积淀论者极为重视时间刻度和文化的地域性。在特定地域内,时间刻度被小心翼翼地求证并珍视,也由此确定地域之间的文化优劣。
 
 
        而对于文化积淀少或长期远离历史上文化中心区域的边缘地带,积淀论者则充满着惋惜、遗憾甚或轻视。“没文化”、“文化沙漠”是从有学问的人到一般市民对这些地方的一致认识,即使这些地方由于某种机缘陡然勃兴或稳健崛起,这顶帽子也不会摘掉。
 
 
 
        文化积淀在人类文明进步中
        有特殊作用
 
 
 
       上述认识和态度不能说没有根据,文化积淀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确有特殊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文化积淀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文化遗产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极为珍视的无价财富,文化遗产见证一座城市的生命历程,维系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情感,使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能够薪火相传。作为创意城市理论之父,查尔斯·兰德利在谈到文化遗产与传统的力量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
 
        “在瞬息万变中,我们何以会在昔日的建筑、艺术品、技艺、价值观与社会习俗里,寻得慰藉与启发。那是不是因为我们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要寻求稳定与乡土的根?文化遗产使我们与历史及共同的记忆相连,它让我们的存在感有所依归,并能提供洞见来源,以帮助我们面对未来。”
查尔斯·兰德利在谈创意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作用,这说明文化积淀即便是在创意时代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遗产虽然并不一定能简单地兑换成等价的经济利益,但蕴藏着巨大力量。其经济收益也许是微薄的,但其文化效益十分明显。英国博物馆藏品有600万件,大多数博物馆采取自愿投币制度代替统一门票,这点很能看出管理者的长远目光。宽松的参观方式,吸引了每年六七百万的观众,博物馆成为城市的标志和骄傲,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样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所有艺术品,已经成为一个彰显亲民政府的公共空间,原本代表着奢华与贵族地位的象征品已经变身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精神。
 
 
        实际上,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不仅仅表现在其文化遗产之中,还存在于文化作为一个复杂整体所形成的传统之中。
 
 
        比如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使中华文明的智慧始终处于相当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在源头上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体系,具有对社会、对人的本性深刻认识的深厚积累以及长时期的文明传承。又比如,欧洲特别是西欧诸国之所以能长期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欧洲中心论”之所以会出现并能够长期存在,也是因为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或地区所没有达到的文化积淀。
 
 
对文化积淀的崇拜
为何有广阔市场
 
 
 
        对文化积淀的崇拜有着广阔的市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对文化积淀的崇拜之所以大行其道,深层原因在于,文化与民族国家、宗教信仰和民族本质相关,具体如传统、宗教仪式、表达方式、信仰等,这些要素和成分使文化具有鲜明的“在地性”、“本土性”或“地域性”。文化被认为具有无上血脉,并深深扎根在其所生存的特殊土地之中。
 
 
       另一深层原因在于,文化中始终有一种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回跃”。按照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的逻辑,“技术—经济”体系的变革是直线型的,由于功利和利益原则,以“发明、淘汰和更新”为特点的“进步”是其中的含义。但是,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文化会不断转回到人类生存痛苦的老问题上去……波莱兹代替不了巴赫。新的音乐、绘画或诗章只能成为 人类扩展的文化库存的一部分,丰富这一永久的储藏,以便其他人能够从中汲取养分,用新的风格重塑自己的艺术经验。
 
 
        丹尼尔·贝尔看到的是传统在保障文化生命力方面的作用,但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文化相对于经济和政治的变化,相对于技术、社会的进步来说,总是相对保守。
 
 
        在谈城市文化时,刘易斯·芒福德有过一段精彩的议论:
 
        “古往今来多少座城市又无一不是时间的产儿。……设想,若离开了城市的丰富时间结构特性,城市自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逃脱那种“唯有现在”的悲剧局面吗?如若没有城市在时间上的丰富性,城市就只能面临一种单调的未来,就只能听到历史上听过多次的单调节奏在未来的乏味重复。”
 
 
        刘易斯·芒福德这段话既生动又深刻。这里所讲的“时间”,指的就是文化积淀。
 
 
        基于文化积淀如此重要,一些人进而坚持认为,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积淀得越深厚,文化就越有重量,或者是对社会发展越有推动力量。
 
 
        不过,有几点值得我们追问:第一,城市在时间上的丰富性如何实现?是不是只能依赖时间的单维、单向和匀速的移动?第二,时间既是一种建构的力量,同时也是一种解构的力量。文化积淀的作用是否也具有这种二重性?第三,在当今时空日益压缩、文化高度流动的新时代,文化积淀真有那么重要吗?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