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跳出”翻译壮族民歌
2014年07月31日 10:19 来源:《人文岭南》7月25日第41期 作者:覃祥周

  从多年的生活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百越大地上处处可以听到悠扬甜美的歌声。每逢传统佳节,歌圩处处,人如潮,歌如海,壮族地区因此被称为“歌海”。

  壮族民歌是一枝奇彩异花,它植根于壮族劳动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研究壮族民歌独特的艺术形式,把壮族民歌翻译介绍给其他民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民歌非常难译,但并不是不能译。难在哪里?难在掌握歌的意境、神韵,译出歌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谐。一般地说,一篇译文要达到“信、达、雅”才算标准。“信”是忠实于原文,“达”是通顺流畅,“雅”是生动优美。我们翻译壮族民歌要达到“信、达、雅”,就要做到三法:歌手译歌、以歌译歌、钻进跳出。

  首先是歌手译歌。这是翻译人员的问题。最好找熟悉民歌的歌手来翻译民歌。也就是说,译者要懂得民歌。对于翻译工作者的要求,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要具备专业知识。翻译科技文章,要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翻译文学作品,要具备文学修养;翻译壮族民歌自然要懂得壮族民歌。

  其次是以歌译歌。这是翻译形式的问题。原文是民歌,译出来也应该是民歌。也就是说,人们拿到译文,也要能够配上民歌的曲谱唱出来。翻译时,改变了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外壳,但要把原来的思想内容保留下来。翻译时,要把原民歌的押韵规律变为译出民歌的押韵规律,使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形成统一、完美、和谐的诗章。

  以一首五言四句壮歌为例,“Haemh ninz da mbouj laep/Lumj duzmaet con sim/Baez loq heuh ok sing/Siengj saugim hozget”。壮族民歌虽然是群众口头创作,但韵律也非常严格。有人把这首民歌译为,“夜睡不着觉/像跳蚤钻心/梦里喊出声/念娋金难过”。这篇译文改变了语言的外壳,保留了思想内容,也保留了壮族民歌朴素的美(腰脚韵),壮人拿去读,感到朗朗上口。然而,这篇译文不符合汉歌的押韵规律,无汉歌韵味,熟悉汉语的人,读起来感到费解。因此,这不能算是完好的译歌。正确的翻译,应以七言四句的汉歌形式来翻译。笔者试译如下,“每天晚上睡不着/好像跳蚤钻心窝/半夜做梦出声喊/念到娋金难过多”。

  最后是钻进跳出。这是翻译技巧问题。翻译民歌的人必须要有“钻进去,跳出来”的功夫。译者首先要很好地阅读、思考原文,全面地理解原文,也就是说要“吃透”原文。翻译壮歌,必须全面、彻底地弄懂原歌的每一句话,把原歌所描绘的各个方面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清清楚楚”不仅要懂得原文表面意思,还要意会言外之意。然后,用翻译语言恰如其分地复述给读者,这就叫做“钻进去,跳出来”。2001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行6人到巴马县采访,当地女歌手在村口动情演唱当地一首山歌。当地一位小学教师担当翻译,他是这样翻译的,“二月三月开新花/我唱山歌在我村/欢迎客人过来游/齐喝巴马长寿酒”。

  这是直译,译者没有“钻进去,跳出来”,所以译文一点韵味也没有,来访的客人听了,反应平平。当时,巴马县文化局局长又找了巴马民族师范学校一位熟悉山歌的教师来翻译。该教师熟悉壮语,汉语功底也不错,他翻译道,“阳春三月百花开/盘阳河畔搭歌台/敬杯巴马长寿酒/唱起山歌迎客来”。

  这样的翻译,意思完整,押韵严谨,平仄和谐,很符合汉歌的平仄押韵规律,唱来丝丝入耳,读来朗朗上口。来自北京的客人听了,非常高兴,立刻用英语翻译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木卡拉听,木卡拉笑逐颜开,连连称赞“太棒了!”

  很明显,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的这位教师有山歌功底,他吃透了原话的意思后,根据汉歌的押韵特点,用汉语巧妙地把第三句和第四局颠倒翻译出来,这样的翻译,既完全保留了原意,又符合汉歌的特点。

  翻译民歌,是形象思维诉之于语言文字的工作。译者务必通晓两种以上语言文字,还必须译得“信、达、雅”,同时要有专业修养,对于山歌特殊的艺术法则了解透彻,方能做好翻译。

  民歌,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且源远流长,往往是时代的号角,以它的声音呼唤着人们觉醒,以它的力量推动人们向前进。过去壮族人民虽然没有自己的正式文字,但壮歌却是壮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千百年来,壮人过着“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生活,日常生活的人和事,无不诉之于歌。每遇歌节,处处是花和歌的海洋。壮族,可谓是歌唱的民族。

  今天,把歌唱的民族文化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上好的诗歌介绍给歌唱的民族,交流彼此之间的文化,是壮族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系广西山歌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