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州与法国商贸文化交流丰富
2014年03月28日 13:44 来源:《人文岭南》2014年3月28日第37期 作者:冷东 吴东艳

    19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也是最早决定发展中法新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清代广州与法国经贸、科技文化交流较多,值得研究。

 

广州十三行

——中法经贸交往的纽带

    16世纪以后,大量中国商品转销法国,深受法国社会青睐。1697年,法国商人儒尔丹组建了中国商贸公司,拉开了中法贸易的序幕,法国成为广州口岸中西贸易的主要西方国家。

    茶叶是清代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商品,广州十三行将中国茶叶、丝绸贸易延伸到法国。从此,丝绸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进入法国平民百姓的生活,刺激了法国丝业在美术及技术方面的进步。十三行也将中国的扇子、外销画、陶瓷、银器、漆器、家具、珐琅器、雕刻品、香料、中药等其他商品传入法国,精美独特的东方工艺品风行于法国宫廷及上流社会。

    19世纪初期,在激烈的英法战争中,英军截获了一艘法国“战船”,装载着一批中国“斯氏朱红”、“柏氏粉红”、“黄色茶”、“绯红茶香”月季。这些月季是拿破仑一世送给妻子约瑟芬的礼物,由广州经印度再转运法国。

    175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准噶尔部叛乱。为了给自己的文治武功留下生动的形象资料,乾隆帝决定用铜版画记录这次平叛战况。广州十三行商人聘请法国最负盛名的雕刻师制作铜版画,并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将《平定西域战图》铜版画经广州送往北京。十三行还将大量西洋钟表进口到中国,并向清廷输送诸多法国钟表专业工匠,促进了中国钟表业的发展。

    1701年,法国耶稣会教士杜德美在北美洲大陆找到同属于五加科植物但不同种的西洋参,法国商馆将其购买后经广州十三行转输中国,从此西洋参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

 

广州法国商馆

——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

    法国1698年在广州设立商馆,是最早在广州设立商馆的西方国家,以此为基地的清代中法文化交流十分丰富。1671年,居住广州的法国人将晋代名医王叔和的《脉经》译成法文,以《中国脉诀书》之名在法国出版。该书后为欧洲医学界广泛收录和使用。

    1728年,法国教士马若瑟(Joseph Henri Marie de Premare)在广州写成西方国家研究中国文字的开山之作《中文概论》,影响至为深远。马若瑟还把元曲《赵氏孤儿》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风靡欧洲。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其改编为戏剧《中国孤儿》演出,轰动一时。

    18世纪末,曾三次来华、在广州法国商馆任职长达15年之久的贡斯当,留下大批有关法国商馆的珍贵手稿。法国学者德尔米尼整理后出版了《查理·贡斯当中国贸易回忆录(1778—1793)》,该书将中国18世纪外贸的“技术性”与“哲学性”融为一体,将作者的个人命运与中西贸易的曲折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录了有关中法贸易的数据、西方各贸易公司之间的竞争、中国官吏们的态度,特别是各家“大班”之间的明争暗斗的具体细节。德尔米尼更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他的令世人瞠目的博士论文《中国与西方,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全书约400万言之巨,仅书末所附参考书目就有110多页,约3400余条。

    可见,广州法国商馆作为当时大清帝国罕有的对外开放区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广州城市地标,是当时广州乃至整个中国最富活力和特色的城市街区。

 

黄埔港“法国人岛”

——中法友谊的见证

    清代广州黄埔港为法国等西方各国商船停泊港口。17—19世纪广州对外贸易鼎盛时期,外国商船和货物均须停靠黄埔港装卸和贸易。黄埔港承担了外国商船关税、船钞、引水费、船规银、通事买办费、挂号银等的征收职能,以及商品贸易、生活日用品供应与安全保卫等事宜,展示了“夷舟蚁泊,奇观萃焉”的盛况。

    为了减少长期处于敌对关系的英法两国水手的冲突,清政府规定与黄埔港相邻的深井岛为法国水手碇泊、堆栈及游玩之地,该岛因此得名“法国人岛”。“法国人岛”对法国来华人士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聚集在黄埔的法国水手保持了宁静,与当地居民发展了友谊,成为部分外国侨民的长眠之地。“法国人岛”成为当时中法两国人民交往的窗口和纽带。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发展蓝图。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清代广州十三行与法国进行的丰富经贸与科技文化交流,是“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恒通途”的见证。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清代广州黄埔港                    冷东/供图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