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西樵山的四大书院(下)
2013年06月21日 18:02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5月31日第28期 作者:任建敏

 

 

位于西樵山宝林洞(今西樵山宝峰寺遗址)的四峰书院

  与湛若水兴建大科书院约略同时,明代著名士大夫、南海人方献夫在西樵山石泉洞(今西樵山东天湖)创建石泉书院。正德十二年(1517)石泉书院初建落成时,方献夫将之命名为石泉精舍,有紫云楼、沛然堂等建筑。至嘉靖年间,因在“大礼议”中支持嘉靖皇帝而深得君心的方献夫平步青云,位列台辅,石泉精舍亦因贮藏御赐书籍,改称书院。

  方献夫在西樵山的营建以石泉洞为中心,石泉书院的中心是御书楼,前为沛然堂,后为紫云楼。书院前有盘龙石的与鹿亭、伏虎台的爱瀑轩,天湖之上有天湖亭,又有留虹桥。向北延伸,有翳门关、千级石磴,其西有宝鸭池的耕足窝,其东又有观翠岩的小亭,西樵山北部的大片区域均在方献夫的经营范围以内,其规模颇广。方献夫是王阳明的弟子,石泉书院因此成为了岭南地区传播阳明学说的一个中心。黄宗羲认为:“岭海之士,学于文成(指王阳明)者,自方西樵始。”(黄宗羲《明儒学案》)

  比大科书院、石泉书院稍晚创建的是南海人、著名士大夫霍韬在西樵山宝林洞(今西樵山宝峰寺遗址)所创的四峰书院。四峰书院原址是西樵山著名的宝峰寺,嘉靖二年(1523),广东提学副使魏校大毁淫祠,“西樵山宝峰僧以奸情追牒,寺在毁中。邑人黄少卿承买,公(指霍韬)以寺在西庄公墓左,与兄弟备价求得之”(霍韬《石头录》)。

  四峰书院历经嘉靖、万历两次营建,形成了北面霍韬夫人墓,西面崇礼堂、环翠楼、卧云楼,东面敦古堂、毓秀轩,南面天池、玉池、钓台的格局。四峰书院是霍韬建大宗祠、行合爨、立家长、设宗子、建书院等一系列宗族建设措施的其中一环节,霍氏子弟七岁在霍氏家乡石头入社学,十余岁则入四峰书院读书。四峰书院成为了霍氏宗族培养子弟的重要场所,而且成效显著,霍氏子孙历代功名颇盛。

  坐落在西樵山云谷(今西樵山南湖)的云谷书院同样是由湛若水所创建,早在兴建大科书院之前,湛若水就有了卜筑云谷的计划,但知道湛若水晚年重返西樵山之后,卜筑云谷的计划才重新启动。

  云谷书院从嘉靖二十三年兴修,到嘉靖二十五年落成。云谷书院的主体建筑包括白沙祠、存息堂、察伦堂、二妙阁、左瀑亭、右瀑亭等。嘉靖三十六年欧大任携友人游西樵,借宿云谷,就曾经称:“院最幽胜,堂馆亦雅,阁道视大科尤雄。”(欧大任《游西樵山记》)可见云谷书院的建筑规制要较大科书院更为雄伟。湛若水以西樵山云谷书院为中心,大力招门生弟子从学于此,云谷书院自此成为湛若水晚年又一重要的讲学之所。

  16世纪,可说是西樵山历史上最为鼎盛而且最具影响力的一百年,方豪在写给方献夫的《西樵书院记》中如是称道:“西樵者,天下之西樵,非岭南之西樵也。” (方豪《西樵书院记》)四大书院的创建与兴盛,人文荟萃,群贤闪耀,使得西樵山赢得了“理学名山”美誉。

  (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