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傩舞亟待完整性保护
2013年06月21日 18:00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12月28日第24期 作者:庞洁

 

 

                                雷州南兴镇东市村“走清将”面具                            庞洁/供图

 

 

  傩,即假面跳神,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一种祭祀仪式。它起源于中国远古狩猎时代的原始驱逐法术和巫术,孕育于新石器时期,萌生于夏、商,形成于周,规范于“礼”,根植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鬼崇拜的文化沃土。我国最早记载傩事活动的史籍《周礼·夏官》曾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殴疫。”此为傩的由来。

  在我国,傩舞主要流传于江西、广东等地,各地名称不一,有“跳傩”、“演傩”等。在广东,傩舞主要流传在湛江的雷州、吴川、麻章,茂名的化州和云浮的郁南等地,因地域差异和表演形式及所祭祀的神灵不尽相同而名称也有所差异。即便是湛江地区不同的村镇,也有“走清将”、“舞二真”、“舞六将”、“考兵”等称呼。现今,广东地区傩舞保存最完整、最具原生态、最活跃而又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湛江傩舞。

  湛江地处雷州半岛,上古之时属百越,清代以前为雷州府与高州府的县地。唐代时期,闽南人大批迁居雷州,傩也随之而入。因此,湛江傩舞与中原傩文化颇有渊源。悠久的历史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雷州半岛人民的风俗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处处渗透着中原与吴越文化的影响,同时还与雷州土著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湛江傩舞。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面具造型的精良美观、风格迥异;舞蹈动作的古朴粗犷、气势磅礴;伴奏乐器的音质独特、别具匠心。

  形象分善相和凶相两类

  湛江傩面具以黑、红、黄为主色,线条朴实、夸张,色彩鲜明和谐,不仅要考虑面部的肤色和眼睛、胡须的颜色,还要兼顾帽子、服装等色彩的配置。在造型特征上,五雷神将为凶相——竖发、方脸、长耳、突颧、凸眼、大鼻、扁嘴、獠牙,具有豪放不羁、粗犷狞厉的精神特质;历史英雄人物如“舞二真”、“舞六将”等为善相——椭圆脸、长耳、八字眉、杏眼、圆颧、高鼻、阔嘴,额头上雕饰有头冠,具有端庄俊秀、威武轩昂的气概。综观湛江地区傩面形象,明显可看出善相和凶相两类,丑相则不多见。

  目前湛江地区的傩舞,从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动作风格特点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五雷”神将,二是表现历史英雄人物。表现“五雷”神将的,在舞蹈动律和形态上,主要以摇头、拧身、踏跳等为主要动作,加上吆喝之声,显现出一股狞厉恐怖的威慑煞气。表现历史英雄人物的,在舞蹈动律和形态上,则着重兵器的舞法和套路的变化与衔接,表现出富有矫健骁勇的神韵和英武果敢的大将风范。

  傩舞的动作总的说来都具有古朴、粗犷、夸张、悍勇、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气势磅礴、威武神奇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原始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伴奏乐器音质独特

  傩舞一般以陶鼓、月鼓、圆鼓、高边锣、小锣等击乐伴奏,有的还配有大钹、小钹、唢呐和牛角。表演过程中,击乐主要根据舞者的情绪和场上的气氛变化紧密配合,既起着伴奏作用,又具有渲染气氛、助威助兴的烘托效应。其中陶鼓是主奏乐器,音质独具特色。陶鼓鼓身用陶泥烧制而成,形状为一头大一头小,中间细,鼓腰镂空,两端蒙羊皮。击鼓者右手执竹片击大头,左手以掌击小头,发出雄浑清脆之声响,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傩舞因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受到政府重点保护。湛江傩舞以其精彩的表演、古朴的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专家,打动了观众。目前,湛江傩舞已建有传承基地和专项陈列室,传承人也积极履行职责,培养徒弟、传授技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现今湛江傩舞的三位传承人都是湛江傩舞之一“考兵”的传承人,对外交流、宣传展示的也只是“考兵”。“走清将”、“舞二真”、“舞六将”的传承人由于种种原因未申报,这就造成湛江傩舞传承谱系和传承技艺的不完整性、不延续性和不被保护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尤其是“舞二真”,由于两位传承人年事已高,又后继乏人,几乎已濒临失传。“舞六将”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因此,如何抢救这些珍贵的民间瑰宝,是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湛江市文化馆)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