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说唱濒于失传
2013年06月21日 17:33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2月24日第14期 作者:梁少锋

 

唱龙舟

 

  龙舟说唱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艺中的一项,有着260多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学、艺术价值。

  龙舟说唱又称“龙舟”、“龙舟歌”或“龙洲歌”,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其他粤语流行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这种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用小锣鼓伴奏,节拍较为自由的粤语方言曲种,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内容以神话故事和劝善祝颂为主,基本上是吟诵式,腔调朴素粗犷,富有乡土气息。龙舟说唱以顺德腔为正宗,故顺德有“龙舟之乡”美誉。

  龙舟说唱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

  龙舟说唱这种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生活积淀,包含和孕育了丰富的艺术价值。

  第一,它具有民俗学价值。走街串巷的龙舟说唱艺人,在重大的民俗节日或各种喜庆场合中最常见,早期的唱词也往往侧重于喜庆吉祥的内容。因此,龙舟说唱蕴涵着大量民俗学信息。

  第二,它具有民间文学价值。龙舟说唱的曲目,部分来自艺人自编,部分则是直接把木鱼歌书改做龙舟说唱。这类曲目以中、长篇为多,题材内容多样,有神话、传说、寓言,也有历史故事类等。抢救和保护龙舟说唱,对民间文学的保护和发掘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它对推动古典文学研究有现实意义。龙舟说唱的唱词中,普遍运用了诗歌创作的赋比兴手法,长篇唱词善于叙事抒情,修辞手法多样,体裁有赋、韵文等样式,讲究押韵。由此可以看出,它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了大量养分,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价值。

  第四,它具有重要的音乐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龙舟说唱在唱腔、曲调和唱词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龙舟说唱的唱腔以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歌(如咸水歌、渔歌等)曲调为基础,用广州方言、顺德腔演唱,其行腔、用音低沉而稍带曲折,声腔短促,诙谐有趣,高昂跌宕,富有宣泄效果,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文唱和武唱两大流派。此外,龙舟说唱在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和道具,具有鲜明的特色。

  上述艺术价值,使龙舟说唱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独具广东曲艺氛围的艺术奇葩,它的发祥地广东顺德,则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粤曲之乡。因此,作为粤曲中一个曲牌同时又是曲艺中一个曲种的龙舟说唱,对其的保护对于促进广东曲艺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龙舟说唱艺术不断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龙舟说唱艺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它的表演场地从最初的乡渡、码头扩展到晒场以至公园、茶楼等,还出现了一些固定的演出场所;演唱内容也从短篇曲目发展到中、长篇曲目,《三打白骨精》就是根据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有关章节改编的中篇故事。同时,龙舟说唱从单纯的演唱叙事到广泛应用于社会宣传,演唱内容也往往会根据时势的需要而改变,每一时期的作品都极具时代特征。可以说,整理出龙舟说唱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可以把握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不仅内容在不断变化,龙舟说唱艺术的演出地域也在不断拓展,走出了岭南,走向了海外。1939年,龙舟说唱艺人“龙舟万”和其他“龙舟佬”组建顺德龙舟粤剧团,到广东各地及香港、澳门地区演出。20世纪40年代初,顺德的龙舟说唱艺人还曾组成40多人的龙舟队远赴美国三藩市唐人街表演,并将普通话与广州方言结合起来演唱,极大地推动了龙舟说唱的传播。

  政府采取措施保护龙舟说唱

  但是,随着当前年轻人艺术欣赏取向的转变,龙舟说唱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广东顺德地区目前会表演龙舟说唱的仅余四五人,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说唱传承人”称号的尤学尧年事已高,古老的龙舟说唱正处于失传的边缘。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比如,在部分中小学开展龙舟说唱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积极发现和培养新人,以解决传承难题;在旅游景点的演出场所安排龙舟说唱的演唱,以扩大影响力;深入开展龙舟说唱的理论研究,出版有关学术书籍。我们期望年轻一代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岭南的传统艺术,用实际行动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联曲艺家协会)

 

       链接〉〉

  龙舟说唱的道具:木雕龙

  木雕龙长约半米。清代的龙舟模型与我们在端午节所见的龙船一样,船头雕刻龙头,龙舌可以摆动,船尾雕刻龙尾。船身上有一个两层的龙庭,船头与龙庭之间站立一个手执圣旨的太监,后随两个宫女,一持罗伞,一持穗旗。龙庭分两层,龙盖顶制作成元宝模样,上层站有钟馗等四大天王,从龙盖上垂下红色花穗以遮盖四大天王。下层有十三个手执船桨的戴帽艄公。十三个艄公以每排两个排成六排,最后一排的单个艄公手执两支穗旗。龙庭与龙尾间站立四个跟班宫女。在船身下方悬挂三到四寸长的龙裙,用以遮住支撑龙舟的半条木棒。龙舌部位、每个艄公的船桨部位、太监所立部位都用铁线暗串,拉动铁线,龙舌会受牵引摆动,艄公会划桨,太监会跪立,颇为生动。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