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中的岭南
2013年06月21日 17:22 来源:《人文岭南》2011年7月28日第8期 作者:闫德亮

 

 
 
韶石山

 

  岭南是南越民族杂居之地,远古之时被视为蛮夷之国。其实,早在神话传说时代,岭南就已入华夏文明的视野和文化版图。《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帝教化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又载舜时禹定九州“南抚交趾”。《吕氏春秋·求人》言禹治水“南至交阯”。交阯即交趾,也称交胫国,处岭南,《山海经》中有记载。

  《山海经》中的岭南

  《山海经》传为大禹与伯益所作,主要由“山经”和“海荒经”两大部分构成,每部分以“南西北东”方位来分类。其中的“南经”主要是对南方的记载,其范围,凌纯声认为是“南至南海诸岛”,王兆明认为是“南至今中南半岛”。

  以“山经”之《南山经》为例,其所记南方山水很多都能与今天的岭南山水对号入座。据谭其骧考察,《南山经》的范围:“东起今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到广东南海,包括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五个地方。”张春生亦认为《南山经》中很多山水都处岭南,如鹊山指今湘桂交界的都庞岭;杻阳山即今广东连县西北大龙山,其所出怪水亦即桂水,又称洭水(连江上源)。

  《山海经》中还记有很多海外荒外的部族方国,其中涉及南方的方国部族以《海外南经》为例的有结匈国、羽民国、交胫国、长臂国等,这些方国由于年代久远,无史迹可考,大多数早已湮没无闻,其地理位置也难以追踪。交胫国,郭璞注曰:“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交胫国处于岭南地区,即广东、广西部分及越南北部地区。

  《山海经》时代的岭南正好处于中原地带的边缘或外围,在中原华夏人的视野中,岭南是蛮夷之地,是需要华夏文化对其进行文明教化的地方。这种华夏民族“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以后的“华夏文化中心观”的思维定式与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内部关系秩序化、体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华与夷、内与外、海内与海外政治结构的主要观念形态。

  舜迹岭南

  帝王舜,又称虞舜、有虞氏,名重华,冀州人。史载舜为黄帝八世,后受尧禅让而执掌中国,都于蒲坂(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史记·五帝本纪》云: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文献记载,舜的踪迹,几乎遍布华夏大地,南至南岭地区,但未越过南岭到达岭南地区,这也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然而在岭南地区,却有多处舜文化遗存及有关舜的传说。

  传说舜南巡的目的是对蛮夷实行礼仪教化,通过其所作的韶乐来施行。相传舜南巡,在岭南的广东连州南风岭上创作了“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的《南风歌》,曾致使孔子在齐闻韵“三月不知肉味”。又传舜在英德南山鸣弦峰上鸣琴奏韶,在曲江周田镇之浈江边上奏韶乐,留下韶石之名。

  广西梧州古称苍梧,《帝王世纪》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苍梧九嶷山之阳,是为零陵”。《山海经·海内南经》亦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又载,“南海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苍梧山即九嶷山。袁珂认为“长沙、零陵非古地名,疑是后人释语羼入经文者”。而陈侃言先生认为,“古苍梧之地域,北至湖南南部宁远一带,南极八桂三江、东至粤西一带”,“舜所巡的苍梧之野,即今之梧州地区,舜所葬的也是今梧州的白云山上”。如果把苍梧所辖范围突破现今行政区划来看,把舜崩地与舜葬地视为两地的话,那么舜帝的葬地就不会有地点之争了。

  岭南的舜文化遗存可能是舜涉足岭南的纪念,也可能是华夏先民跨越南岭开拓岭南的历史遗迹,更可能是华夏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结果。撇开舜是否涉足岭南不说,透过岭南舜文化遗存我们能感觉到岭南人民对舜帝的追忆与爱戴,以及对华夏民族的内向聚集。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