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南越王墓、南海神庙、光孝寺、陈家祠、西关大屋、竹筒楼、骑楼等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绘画、广东音乐、粤剧、粤曲、“三雕一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花城”、“食在广州”等文化品牌。这些文化遗产和文化品牌是不是都可以成为广州的文化名片?我认为,只有“花城”这个文化品牌才是广州的文化名片。
首先,南越王墓、南海神庙、陈家祠、岭南绘画、广东音乐、粤剧、粤曲、 “三雕一彩”等,只是广州的一项文化遗产或一个文化元素,而不是广州的文化名片,不足以体现广州的基本特色。长期以来,人们不将广州称为建筑城、雕塑城、绘画城、音乐城,而称其为“花城”,就说明鲜花才能代表广州的基本特色,是广州的文化名片。“食在广州”虽然也是一个文化品牌,但人们并没有因此称广州是一座饮食城,可见同是文化品牌,“食在广州”的文化价值不及“花城”。
其次,广州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城”,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国外也只有素有“花都”之称的巴黎可与之媲美。
再次,广州作为一座“花城”的历史,可以说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陆贾出使南越国,就发现这里的人爱种花、插花、戴花,房前屋后、厅堂房内都摆满了花,因而称赞这里的人都是“彩缕穿花”之人。
至唐代,广州的花卉已闻名全国。唐代诗人张籍在《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中写道,“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一句从时间上讲,一年四季都有花;一句从空间上讲,花无处不在。可见唐代的广州,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城”。
广州的花卉品种繁多,尤以茉莉花、指甲花和素馨花最知名。五代南汉时,珠江南岸的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至清中叶,广州已形成国内首创、海外知名的“迎春花市”。每年除夕前三天,广州的藩署前(今北京路省财厅前)一带即形成花市,数里长街,争芳吐艳,人潮涌动。
几百年来,广州的花市延绵不绝,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形成花街总长数十里、几百万人同游花街的壮观景象。今天的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主产区,全国盆栽观赏植物的生产、供应中心,全国花卉主要集散地和进口花卉调运中心,种植面积近10万亩,传统品种及近年引进、开发的新品种多达2000多个。花卉年产值20多亿元,占全国的15%以上,远超上海、昆明、北京等国内花卉大市。
最后,广州的“花城”品牌已成为一个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历朝历代描写广州花卉的诗文作品不计其数。清代诗人黄绮云的《羊城竹枝词》曾写道,“四时不断卖花声,十月绯桃照眼明。浪说扬州风景好,春光争及五羊城?”在古代的广州,“卖花女”是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和她们的花担诗化了广州四季的早晨,也诗化了广州人的心情。
1961年,著名作家秦牧发表了一篇名为《花城》的散文,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当年广州的“年宵花市”。1979年,大型文学杂志《花城》在广州创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该杂志的发行量相当可观。1981年,“花城出版社”在广州成立,以出版文学类书籍为主,发行量也很可观。一篇文学散文,一本文学杂志,一家文学类出版社,为“花城”这个名字在当代的广泛、迅速传播,起到了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就像杭州的西湖、洛阳的牡丹一样,“花城”既是广州的品牌,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文学意象,其是无价的。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青梅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许多人都在寻找广州的文化品牌,有人甚至想重新“打造”广州的文化品牌,殊不知广州的文化品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就是“花城”。
要把广州培育和建设成为一个世界文化名城,就一定要发挥其自身优势,抓住自身特色,利用好古人留下的无形资产。今天的广州已不再是一座“花城”,而是一座“绿城”。但我们注意到,广州市政府已提出了“绿上添花”的主张。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要通过充实“花城”的内涵,来恢复“花城”的本色,使“花城”成为诗人和市民心中真正的“花城”,而不是徒有虚名。
我相信,只要广州市政府真正认识到“花城”的品牌价值,决定把“花城”作为世界文化名城的定位,那么凭借广州人的聪明和勤奋,不出三五年时间,广州就可以重新变回名副其实的“花城”。
过去的“花城”是中国的,今后的“花城”是世界的,当“中国花城”成为“世界花城”时,广州就是一座世界文化名城了。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