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心学深受惠能禅宗文化影响
2013年11月30日 23:57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11月29日第34期 作者:刘兴邦

 

   
 
 
    在岭南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产生过两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一位是唐代宗教革命家惠能,一位是明代学术思想家陈白沙。就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言,白沙心学深受惠能禅宗的影响。 
 
    陈白沙在谈到白沙心学与禅宗文化的关系时说:“白沙诗语如禅语,试著南安太守参。”明末著名思想家刘宗周认为,白沙心学与禅宗文化的关系是“似禅非禅”的关系。他们都认为白沙心学与禅宗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但是,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相异之处又是什么,陈白沙和刘宗周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我认为,白沙心学与禅宗文化相异之处在于,白沙心学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伦理型文化,禅宗文化是以否定伦理道德为目的的宗教文化。陈白沙用“有”与“空”来表示二者的异同。“佛者空诸有”包含了两层含义,从本体论的层面来看,禅宗认为天地万物是虚幻不实的,是空、是无;白沙心学认为天地万物是客观存在的,是实、是有,二者是对立的。白沙心学与惠能禅宗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注重心性之学的探讨,它们都突出心的主体性,重视心性的修养、心灵的净化以及心灵境界的提升。 
 
 
   成佛成圣途径一致 
 
    白沙心学与惠能禅宗都注重心性之学,突出人的主体性,强调心灵的独立和自由。惠能禅宗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强调心的主体作用。白沙心学吸取了惠能禅宗的主体性思想。陈白沙说:“为学当求诸心必得。所谓虚明静一者为之主……此心学法门也。”“所谓虚明静一者为之主”,就是强调心的主体性,突出主体的自我价值。同时,白沙心学与惠能禅宗都注重心性修养,通过心性修养达到成佛、成圣的目标。虽然成佛、成圣的本质有所不同,但在成佛、成圣的途径和方法上却有一致性。惠能认为心性是同一的,人性是佛性,人心是成佛的根据。惠能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成佛的方法就在心性的觉悟,不在外在的修行。人不用念经、不必修行就能成佛。“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这样,传统佛教所奉行的成佛的规范和戒律就成了多余的东西。“得吾自性,亦不立戒定慧。”不仅如此,惠能禅宗主张不用读经、不用念佛甚至不用识字就能成佛。“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惠能禅宗通过人性就是佛性、见性就能成佛的论证,突出了心的主体性,简化了成佛的途径和方法,实现了佛教中国化向中国化佛教转变,完成了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惠能禅宗的心性主体性思想和成佛的途径与方法深深地影响了白沙心学。陈白沙以“自得之学”为切入点,强调成圣的途径和方法是内在的。他在《书自题大圹书屋诗后》中说“为学当求诸心必得”,为学即成圣之学,它在于内在的修养,“所谓虚明静一者为之主”。因此,在修养的方法上,陈白沙主张静坐。他说:“为学须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成圣是从静坐中实现的。陈白沙认为成圣的静坐方法来自禅宗,“佛氏教人曰静坐,吾亦曰静坐;曰惺惺,吾亦曰惺惺;调息近乎数息,定力有似禅定”。在此基础上,陈白沙对程朱理学主张以读书穷理等外在的成圣方法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读书不为章句缚”的命题,强调有选择性地学习书本知识,“夫人所以学者,欲闻道也。苟欲闻道也,求之书籍而道存焉,则求之书籍可也,求之书籍而弗得,反而求之吾心而道存焉,则求之吾心可也”。陈白沙成圣方法的转变,实现了明代程朱理学向明代心学的转向,他也成为岭南历史上唯一入祀孔庙、创立新的学术派別的思想家。
 
性空就是心空
 
    白沙心学心性修养的目的是成圣,实现圣人的境界,即空的境界。在空的境界上,白沙心学与惠能禅宗又有相同之处,陈白沙用“性空彼我无差别”来表现二者的相同之处。“众生尊我我须劳,公在吾儒公亦豪。数点晓星沧海远,一床秋月定山高。性空彼我无差别,力大乾坤可跌交。”性空就是心空,白沙心学与惠能禅宗在性空上是没有区别的。它们所说的性空就是无累。“太虚师真无累于外物,无累于形骸矣。儒与释不同,其无累同也。”无累就是无约束、无牵挂,不受世间外物与人的形骸的束缚,不受世俗的各种烦恼的干扰,保持人的精神独立与自由。“厌见乾坤多事在,纷纷万有不如空。”“纷纷万有不如空” 虽然有消极的含义,但它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即白沙心学所说的浩然自得的境界。“予尝语李德孚曰:‘士从事于学,功深力到,华落实存,乃浩然自得,则不知天地之为大、死生之为变,而况富贵贫贱、功利得丧、屈伸予夺之间哉!’”这种自得的境界,不仅在陈白沙的人生中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当今人们提升人生境界同样具有现实价值。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