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乞巧文化从田间走向都市
2013年08月30日 13:23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8月30日第31期 作者:钟晓毅

 

    乞巧,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宋朝刘克庄的诗“瓜果跽拳祝,■罗扑卖声。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记载的便是岭南百姓过乞巧节的盛况。近年来,“巧姐”们在每年七夕都以多种方式传承这个传统而悠久的节日。
 
注重乞巧文化与都市文化的融汇
 
    乞巧节承载了民众美好的期望,散发着朴实明快、颇具亲和力的气息,也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传播中的魅力。从田间走向都市,这一乡土艺术、岭南风情已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程。
 
    学界合力留住“活态乞巧”,是广州乞巧文化从乡间走向都市的生动体现与诗意传承。事实上,将具有岭南特色的乞巧文化,与正在建设发展中的都市文化融汇,一直是广州乞巧文化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李稚田曾说:“已具有国际大都市气派的广州城内,乞巧文化还以‘活态’的形式源源传承,而且乞巧文化节已举办多届,表明它的生命力相当旺盛。”
 
    不仅学者如此评价乞巧文化节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从中可证明广州乞巧文化已经发展为富有影响力的广州民俗文化品牌。天河乞巧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村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州乞巧文化节被评为“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
 
倡导民间自发的保护、利用
 
    把兼具中华传统、岭南特色、浪漫风情和幸福体验的乞巧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是在现代都市传承古典文明的成功案例,其宝贵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和推广。
 
    首先,乞巧文化从现代性中获得了其文化传承与延续的生长点,开始被当作一种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充分体现出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相连接、民俗风习与社区文化相濡染的多彩与亮丽。
 
    其次,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记忆”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符号的活态聚合,并把其中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发扬光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文化资源。
 
    再次,在知识经济、文化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努力形成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并进的合理格局,构建“保护—创新—利用—资本积累—更高层次的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老百姓对文化有归属感,才会经历从“自发”到“自觉”的文化修复过程,倡导民间自发的保护、利用是广州乞巧文化最重要的启示。正如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所说,“乞巧节不是政府拍脑袋‘打造’出来的,老百姓是非遗保护的真正主力”。经过传承人群体和专家共同对“记忆”和“技艺”的抢救、保护、发展,广州乞巧传统在今天更具生命力。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文化效益三丰收
 
    广州乞巧文化在把民间文化传承机制保护下来的同时,需要更为透彻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文化,以期从中取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均衡,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三丰收。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在传承中坚持创新主导。要尊重和保护资源“原本”的价值,保留“乞巧天河、美丽广州”的核心因素,同时又要高度重视当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立足市场潜力进行创新,努力形成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并进的合理格局。
 
    第二,创新“非遗”文化符号,为文化产业提供创意基点。利用“非遗”发展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创新“非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符号,将其中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核心因子,与其他物质性要素结合,为诸多新媒体传播方式提供内容资源和文化支撑,并衍生出各种综合开发产品,让“乞巧”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
 
    第三,加快建构政府、“非遗”主体、消费群体多种力量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以活体传承为核心的传承机制体系。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巧姐”手上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乞巧文化附加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