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肇庭与客家研究(二)
2013年07月29日 14:54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7月26日第30期 作者:冷剑波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客家研究在学术界日渐成为显学。国外的客家研究者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理论的运用与提炼,梁肇庭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梁肇庭其人
梁肇庭(Sow-Theng Leong)193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客家人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读大学,于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任职于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默多克大学。
梁肇庭早期的研究领域是中苏关系史,《中苏关系:第一阶段(1917—1920)》和《中苏外交关系(1917—1926)》就是他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是这一研究领域至今仍不可回避的基本论著。后来,梁肇庭受其好友、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汉学家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的影响,研究兴趣逐渐转向社会史,并开始从事客家历史的研究,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7年,年仅48岁的梁肇庭猝然离世。十年后,他的同事蒂姆·怀特整理出版了他的专著《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邻居》(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该著可视为梁肇庭客家研究的全面总结。
梁肇庭的客家研究思想
在1982年由傅衣凌先生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号上,梁肇庭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客家研究的文章《客家历史新探》,文中介绍了“种族集团”和“区域系统”这两个当时西方社会学中最流行的概念。在另一篇关于客家的论文《岭南的客家人:近代中国的族群性与社会变迁》中,梁肇庭主要从话语层面着眼,重点探讨了客家精神,或者说客家族群性形成的具体背景和过程。
《客家历史新探》一文提到,梁肇庭为了讨论客家问题创造出了一个模式,而这个模式主要运用了两个概念,即人类学的族群理论和施坚雅的区域系统发展周期理论。梁肇庭客家研究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用这两个理论,并结合历史叙事的方法来分析客家的历史。
(一)人类学族群理论
梁肇庭运用的族群理论主要来自瑞典人类学家巴斯(Barth)的族群理论和美国学者帕特森(Patterson)的族群边界理论。他综合这两种观点来解释客家族群的形成,“用一种修正主义式的解释来重新描述客家人的长篇故事,从而回避了客家沙文主义”。梁肇庭认为,客家人的中原祖先大部分是在14世纪早期(南宋时期)迁移到粤闽赣客家腹地的,一直到1520年代结束时差不多两个世纪里,客家腹地一直都孤立于周边经济中心区之外。之后,随着与周边族群冲突的日趋激烈,客家人的族群意识开始苏醒,他们找到了与周边广府人和闽南人的“边界”,将中原望族后裔、古汉语方言、爱国主义等这些已经形成的共同文化“特征”不断加以强化,并最终形成“客家”。
(二)区域系统发展周期理论
那么,客家人到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迁徙、与他族产生联系并发生冲突,从而发展出族群意识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梁肇庭引入了施坚雅的区域系统发展周期理论。
梁肇庭认为,历史上客家人的移民、族群冲突的产生、族群意识的形成等相关问题,就是由岭南、东南沿海、长江—赣江流域、长江中游这几个大区的经济发展周期共同决定的。14—15世纪是客家的“酝酿期”,在与周边各大区相对隔绝的情况下,这一地区的居民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且比较独特的共同文化特征,成为一个“文化群”。到了16世纪,岭南和东南沿海这两个大区的发展进入上升期,客家人开始往这两个地区的核心地区迁移。进入17世纪,华南地区在气候史上进入“小冰期”,农业减产,再加上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这一区域进入下行周期,族群冲突再次爆发,而这也直接推动了客家族群意识的最终形成。到了18世纪初,客家人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迁移。19世纪中期,岭南地区再次陷入衰退,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旷日持久的“土客大械斗”对客家的认同带来了深刻影响,客家籍知识分子与西方传教士一道开始了客家“精神”的构建,客家民族主义或客家中心主义开始盛行,客家研究的奠基人罗香林正是其中的领军人和集大成者。
梁肇庭对客家研究的影响
自1933年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问世以后长达半个世纪里,客家研究成果寥寥且鲜有突破,梁肇庭独树一帜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对罗香林客家论述的批判和颠覆。他将族群理论和区域系统周期理论紧密结合,将客家人的移民史和作为族群的客家的形成过程生动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历史的“解构”威力;他摒弃了以往客家研究多从源流及移民史角度探讨的倾向,转而从经济的角度解释客家的形成及迁移过程;他还试图重新定义客家的概念,重新构建客家人的移民史。
当然,梁肇庭的观点未必能得到客家学界的完全肯定。事实上,他运用的核心理论即施坚雅的区域系统周期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就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位优秀的历史学者,梁肇庭宽广的学术视野、良好的问题意识、对史实的尊重、富有逻辑的推论都值得肯定,特别是他将西方流行理论娴熟运用于客家研究的方法,更是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