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龙屋(梅县瑶上善本庐)
客家民系是当今世界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分布于全世界80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闽西、粤东、赣南这块三省相连的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传承了中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近十多年来,闽西、粤东、赣南等客家主要聚居地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客家文化宣传力度和载体建设,使客家文化的认同度有所提高,客家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但由于定位不清、特色不强,客家文化品牌宣传并未能形成合力,客家文化品牌效应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掘。同时,各地对现有客家文化资源没有统筹规划,缺少优势的客家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和整体发展的策划包装;对客家文化内涵挖掘的深度不够,使得客家文化品牌市场无法做大做强。更需引起重视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变,客家文化出现逐步异化的情况,久而久之,就可能有走向湮灭的危险。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如何切实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协调,尤其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挖掘、保护、继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已经成为急迫而重要的课题。
客家文化与文化强国
加强客家文化建设符合党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从国家层面推进客家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和创新中华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壮大。
第一,从国家层面推进客家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和创新中华民族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专家研究认为,客家族群与中华汉族的密切关系可概括为三句话:客家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客家人自诩为汉族的正宗、客家保留了汉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客家文化的精髓是中原文化,某种意义上说,保护、弘扬客家文化,就是保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大力推进对于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其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十分重要。
第二,从国家文化战略上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客家文化,能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海外华人爱国热忱的阐扬。
客家文化是一座文化富矿,包括民居、山歌、风俗、民间工艺、美食、服饰等,如果能开发利用得好,一定能够创造出众多的客家产业品牌,其经济、社会效益不容忽视。而以“勤劳勇敢、崇文重教、敬祖睦邻、爱国爱乡”为内核的客家精神,是连接海内外所有客家人最为强大的精神纽带。
第三,从国家层面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客家文化,可使新一代客家人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辈的优秀品德,为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壮大作出特殊贡献。
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这意味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客家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化最好的文化体系之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如果说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要强调文化的引领作用,那么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更应该把客家文化的保护、弘扬和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国家层面传承创新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客家地区的命题,也是国家命题,需要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指导、组织,并给予必要的支持。笔者以为,从国家层面推进客家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国家层面科学统筹规划,加大客家特色文化的整合力度。从国家层面成立客家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客家文化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抓好中长期客家文化特色品牌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明确客家文化资源系统开发的内容、重点、目标和保护措施,将客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列入国家文化战略发展工程,并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部署。
其次,从国家层面挖掘客家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客家特色文化品牌。树立大客家意识,实现跨区域、跨国界联盟,建造闽、粤、赣、桂、川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全球客家博物馆、客家文化交流中心和客家名人文化主题园,使之成为海内外客家乡亲寻根祭祖、畅情抒怀的精神圣地,增强海内外客家后裔对客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客家历史名人研讨会等,进一步研究客家文化;收藏、挖掘客家族谱,到海内外各客家地区举办客家族谱巡展,延伸和拓展客家文化的影响;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使客家祖地文化再度焕发生机。
再次,从国家层面构筑海内外客家文化交流平台,全方位宣传推介客家文化。以支持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契机,拓展宣传广度,共同打造客家文化品牌,带动文化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推出一批具有客家特色的大型山水综艺节目;建立全球客家人网站,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客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从国家层面强化要素保障,实现客家文化品牌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民间的经费投入,加强客家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完善和保护,并在人力、财力上对省、市、县(市、区)客联会等有关客家研究机构给予支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一些濒危的客家祖地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实现客家文化品牌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中山市政协主席)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