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文身的学术研究价值
2013年06月21日 16:07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12月28日第24期 作者:朱纬

 

至今仍有一些年长的黎族妇女保留着纹身习俗

 

  文身,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同时也是传承和持续时间最长久的文化形态之一。海南黎族的文身习俗,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至今仍有一些年长的黎族妇女保留着这个习俗,这在中国各民族中是颇为独特的。

  发展变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地区,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没有自身的文字。

  在我国历代汉文史籍中,有不少涉及黎族文身的记载。《山海经》可能是最早记载黎族文身习俗的古籍,其《海内南经》提到了南海雕题国,而“雕题”之俗所指就是黎族的文身习俗。此外,东汉杨孚的《异物志》、晋代王范的《交广二州春秋》、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都有黎族文身的相关记载。从《山海经》中《海内南经》提到的将黎族聚居区称为“雕题国”的情况来看,当时黎族文身应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东汉明帝时,黎族的文身习俗有所变化,有些与汉族接触比较频繁的黎族人放弃了这一项传统习惯。黎族文身的发展变迁,是与黎族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相适应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950年,海南岛获得了全面解放。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翻身,使得黎族封闭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进一步被打破,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黎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变迁,开始了新的适应与选择,在接受部分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舍弃了部分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的冲击和选择中,文身也面临着衰退的局面,并有可能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

  不代表家庭状况及身份地位

  在现代文献资料中,黎族妇女的文身部位包括颊、颏、颈、胸、腹、臂、背、手、腿、脚等。其中颊、颏特别是颊部几乎是每个文身者必不可少的文刺部位。黎族男子的文身比较少,一般仅文手臂和腿部。黎族文身多与个人爱好、施文者的技术水平有关,并不存在身份贵贱、地位高低、财富多寡、业绩大小的区分与标识功能,与文身者的家庭状况及身份地位等并无多大关系,这点与其他文身民族有着很大区别。

  黎族文身的工具一般是白藤条或红藤刺针、竹或木制的拍针棒,以及涂抹上色的植物颜料等,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传承主要是靠文身师来完成。黎族的文身师大多是在参与和观察实践中自我学习,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师徒传承关系。

  文身程序可以划分为筹备、祭祖、驱鬼、画纹样、文刺、着色、养护、脱痂等阶段。其中,祭祖是为了求得祖先的关爱和保佑,保佑文身顺利、成功。驱鬼的主要目的是让鬼回避,同时也提醒不速之客止步,以求得文身过程的顺利进行。画纹样、文刺、着色三个阶段是整个文身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完成后文身就基本上成型了。为了确保文身顺利、成功及其神圣性,黎族社会形成了一些与传统信仰、道德规范和科学常识相关的文身禁忌,例如:除同性亲友(包括文身师)外,他人尤其是男性不能出现在施文的现场等。

  研究人类发展与变迁历史的实证资料

  黎族文身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般文化现象的性质、特征和价值。它的产生、发展和存在,是为了满足个人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黎族先民在面对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而自身又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消除自身恐惧和不安心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其次,对外而言,它曾作为黎族与周围其他民族相区别的标志,是一种特定的族徽;对内而言,它也是区分不同支系或婚姻集团的符号;同时,它对民族情感的维系、民族意识的强化、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巩固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它还是黎族成年礼的形式之一,是生理上接近成熟的青年人都要履行的传统礼仪之一,也对族群传统的延续有着重大意义。

  除了文化价值外,由于其历史的悠久性,传承的持续性,人群的普遍性,部位的全面性,图式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以及文献资料的丰富性,黎族文身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一,它是研究人类文身起源、发展与变迁历史的实证资料;第二,它是研究原始宗教信仰、原始艺术、成年礼仪及婚姻制度的实证资料;第三,它是研究各民族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实证资料;第四,它也是研究各民族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实证资料。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