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尼众佛学院(位于陆丰定光寺)
《阿毗达磨俱舍论》说“世尊正法体有两种,一教二证”,就是说佛教的主体内容以“教”、“证”为核心。“教”即思想义解,“证”即禅观修证,“教、证”修习即学习佛教的教义,并以教义学习开展出的见解来指导禅修,又可表述为“解”、“行”。这些都是站在修学者的角度而设的概念。而佛教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一直是与其解脱论紧密相连的,因此经师与律师所修学的内容大不相同,律师与禅师也多有差异。
20世纪拒斥宗教的思想形成
所谓“学宗者入禅堂、学教者入讲堂、学律者入戒堂”。佛教的修习不只是理论知识层面的,更包括宗教实践以及生活方式、风俗禁忌等生命个体全方位的熏修。这种修习从时间上来说是终其一生的,从形式上来说是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原本不需特地在学校专门进行。
而近代社会,中国在思想、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无不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以往佛教系统在思想领域主要面对儒家、道家等理论,现在则不但要面对庞大纷繁的西方思想传统,还要面对中亚、南亚等大小思想系统的挑战。传统中“士农工商”足以概括的世俗生活,演变为分类精繁的社会分工。物理、化学、地质、代数、生物、机械制造等学科组成了浩瀚知识森林。甲午战争失利后,整个中国社会都在呼唤制度化、观念化、体系化地接收现代科学。
佛教所熟悉的中国社会不复存在了,与佛学理论气质相通的传统哲学失却了地位,一种新的思维逻辑——唯科学主义的思维逻辑渐成雏形。换言之,佛教在中国生存2000年的思想土壤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被拒斥宗教的思想取代。
如何处理内学与外学的关系
自1904年第一所佛教学堂迫于形势成立后,佛教界逐渐意识到僧才培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为佛教长期低迷与教内僧众沉溺于超度法事等盈利活动而忽视佛教之根本有密切关系,确实有必要兴办专门的佛教教育机构。
传统的佛教修习以内学(佛学)为主,不系统教授外学(佛学以外的学问)。但处于民国时期的新式佛教学堂感受到了社会氛围与社会共识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科学思潮对于信仰体系的巨大挑战,认为僧众有必要系统接触外学:新进人才需接受两方面的训练,一是对内学的精深研究与实践体认,二是对外学的了解与掌握。
谛闲、月霞、圆瑛、太虚、智光等一大批有志于此的僧人,在成立佛教教育研究机构时,简单地认为科学与佛法之精神并不相违,认为僧人掌握外学就可以使佛教与现代社会对接。于是,他们引进西学制度的架构,除开设内学课程外,大量开设英文(或其他外文)、地理、历史、数学、体操等外学科目。
但学习外学并不能有效避免科学思潮对佛教体系的冲击,这是20世纪初的佛教教育界始料未及的。他们对这种近代科学思潮所能带来的冲击程度发生了误判,没有全面深刻地了解与反思科学思潮的本质。因此,虽然佛教学堂开设了外学课程,虽然王季同、尤智表等一大批人士专文详细分疏佛教与科学精神之不相违,仍然不能阻挡多数中国民众将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作为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事物的事实。
内学特性与现代教育间的矛盾尚未解决
虽然民国时期创办佛教学堂的僧人、居士之教育理念和发愿主弘的宗派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佛教教育应以内学为根本。可是,包括广为后世称道的杨文会、欧阳竞无等人开办的教学研究机构在内,都忽略了根本的一点:现代学堂的架构本身是专为外学所设,不能有效推动内学完整开展。内学的开展因人而异,所有的知识性学习最后都要落实到宗教实践当中。即便是学同一部经、听同一部论、研习同一部律典,修学者的进度与节奏也不一样;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修习了十部经典的人就一定比只学习了一部的人佛学素养高。佛教内学的修习是不能外在量化的,无法以学制、科目这样的刻度来进行划分、衡量。
外学则必须作制度性的全盘规划,比如数学,按照步骤,一定学时就可以使正常智力的人掌握到大致相同的程度。采用学科制和学时制之后,佛教的修习成果也需要被量化标示,考量重心就从“解”、“行”并重变成了单一以知识增长为刻度。佛教修习之“教、证”传统,只有“教”的传统能被勉强分切到现代教育系统中,而“证”的部分则完全没办法纳入。因此,采取现代教育体制的佛教系统如何调和内学特性与现代制度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佛教教育界一直没有成功应对的议题。
80年代初,在赵朴初等人士的努力下,中国佛学院和各省市佛学院才相继恢复办学,并逐渐形成稳定的教学系统。这些佛学院每年培养出相当数量、质量稳定的僧伽才人,使中国佛教团队的素质面貌持续转好。
但民国时没有成功处理的两大议题,仍是阻碍现代佛教教育开展的巨大阻力。与民国时期相比,现代僧伽教育在外学架构上不如彼时大胆全面,内学师资上也不及以往系统专业,对佛教经典的研究与阐释的话语权旁落到现代学术界。
对于上述两大议题的全面细致反思,明确佛教教育的目标、重新调整教育理念与制度施设、借鉴不同宗教传统的人才培养经验,或许是现在中国佛教更上一层楼亟须进行的工作。
(作者单位: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宗教研究所)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