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是客家重要的文化特征
2013年06月21日 15:42 来源:《人文岭南》2011年11月3日第11期 作者:肖文评

 

大埔茶阳明代父子进士牌坊

 

 

 

                                                      客家祠堂前的旗杆

 

  在客家地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仅使客家地区出现不少有名的“人文秀区”、“文化之乡”,而且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

  崇文尚武的氛围

  客家地区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尊师重教、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客家地区的文教兴起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至清初以后相当兴盛,相继出现不少岭南著名的“人文秀区”。民国期间,梅州的教育规模和教育成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35年,广东省教育厅考察全省国民教育,梅县列居第一。1940年代,梅县每5人左右就有1人是在学学生,在全国首屈一指。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普及教育情况,梅县位居第二。

  由于崇文重教,文化底蕴深厚,清代以来从客家地区走出一批又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仅梅州地区就涌现院士22人,大学校长200多位,将军400多人。旅外成功的客家人更是不胜枚举,如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等。他们为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如此繁荣的文化基地和名人故里,不仅在客家地区,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客家人这种在原住地形成的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还随着移民传到台湾、四川、广西等客家人的新居地。

  客家人不仅崇文,而且尚武。他们勤于习武,既是爱乡之需,更是保国之需。在客家乡村社会,建武馆、练武术蔚然成风,以至有了“书要读、打要练、老婆唔讨也随便”的民谚。节庆中舞狮、舞龙等活动,实际上就是武术的演变。清乾隆年间,五华人李威光考取武状元,曾琼琲考中武榜眼。梅县在清代科举考试中,考中武进士22人,武举人193人,尚武之风可见一斑。

  “耕读传家”的传统

  客家地区之所以形成崇文尚武的社会风气,与“耕读传家”的传统、谋生需要、宗族发展和华侨助学等社会因素亦密切相关。

  由于崇文,所以劝学。至今,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的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山鹁鸠,咕咕咕,唔读书,大番薯。”在人们喜闻乐见的民谚中“传递”崇文尚学的观念,也包含着“耕田爱(要)养猪,养子爱读书”、“子弟不读书,好比没眼珠”等劝学内容。这些流传至今的童谣、谚语,反映了客家人崇尚教育、勤学好问的传统风尚。

  客家文化来自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继承了“耕读传家”的社会传统,并在粤东地区数百年的演变后,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如李象元家族的“三代翰林院”、杨之徐家族的“一腹三翰林”等,没有一定的家学渊源是不可能出现的。

  不断传承的学术风尚和书香风气,为客家地区教育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客家地区山多田少,生活困苦,外出谋生,唯有读书才是“出路”。清代咸丰三年(1853)蕉岭县黄钊所著《石窟一征》云:“盖邑为山县,无田可耕。除读书之外,别无可作生计。”民国初年法国天主教神甫赖理查斯的话就显得更为直白:“为什么梅县的教育会如此发达呢?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它的环境所促成的。因为这个地方山多田少、粮食不足,男子必须外出谋生。而学习谋生技能,必须先知书识字。”因此,读书成为外出谋生的前提。

  倾力创办族学

  在现代教育兴起前,客家人的文化传承主要是通过宗族教育来实现的。客家人聚族而居,为了家族的兴旺与繁荣,倾力创办族学,培养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选。一旦有子弟蟾宫折桂,取得功名,也就成了全宗族的荣耀。明清以来,不少客家人的祠堂周围,都竖立着一排石旗杆。但凡中进士、举人者才能立石旗杆,既表彰了族中取得功名的子弟,也夸示这个家族是人人称羡的书香家族。永定县下洋乡中川胡氏家族、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家族,其祠堂外竖立着一排排昂然挺立的石旗杆,骄傲地向人们“炫示”其家族的荣耀。这些直刺青天的石旗杆,同时也成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重要标志。

  在清末废科举后,宗族又继续成为兴办“新学”的主力,华侨则成为兴办“新学”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国家民族危难之时,为改变家乡落后状况,纷纷捐资举办“新学”。如梅县籍印尼华侨丘燮亭,于光绪十九年(1893)就投资兴建了学堂“时习轩”。随后又捐银元3万余元,兴办家乡教育,开辟了华侨捐款支持家乡教育之先河。华侨捐资办学,渐成传统。正是由于华侨的大力办学、助学,使客家地区得以开风气之先,在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对国内教育事业的资助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具有规模扩大、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遍及全国等新特点。大埔客家人田家炳,仅在祖籍地就捐资逾亿元,资助文教公益事业300多项,建中学、小学各30余所;并且他致力于捐助祖国的教育事业,在全国的34个省、市、地区捐助了大中小学、师范专科学校和幼儿园共316所,建乡村学校图书室1450所。由于田家炳先生和曾宪梓先生在资助家乡及全国各地教育事业方面的贡献突出,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特将2886号小行星和3388号小行星分别以两位的名字命名。

 

(作者单位: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