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土楼群
客家人在千余年的大迁徙历史进程中,由中原南迁到闽粤赣边区,又逐步播迁到港澳台,移居东南亚和世界各地。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既传承着中原和谐文化的底蕴,又吸收着迁徙地文化的精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在文化本源与流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乡性与客乡性的相互作用下,客家文化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和谐文化质态,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慎终追远的心理和谐诉求
传统客家人世代相传的慎终追远情愫,既是恋古,又是追求心理和谐的结果。客家人在迁徙时,对于“场域转换”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难以把握必然产生种种恐惧,于是对祖先的眷恋成为最大的心理慰藉。
“二次葬”或洗骨改葬是客家尤其重视的习俗,指的是若干年后从坟墓中挖出祖先骨骸,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中,过一段时间后在合适的地点进行“二次”安葬。这种习俗应该说源于当初客家人被迫南迁时的考虑:有祖先骨骸安葬的地方便是家!这种做法既继承儒家的崇祖文化,秉承“人死灵魂在,事死如事生”的孝悌观,也以此达到心理和谐、实现心理慰藉。在无法找到先人骨骸的时候,客家人会携带先人遗留下来的衣服以“衣冠冢”的形式进行“二次葬”。如果连衣冠也难以找到,就用银牌或木牌,刻上先人的名字及生死时辰进行安葬。“这种埋葬先人骨骸的风俗,正如竖立旗帜一样”,表示客家的“正宗”来源,可解决客家人“无根”的心理苦闷。
客家人还通过传统习俗,如建祠堂、修族谱和庙会等表达心理和谐诉求。在客家传统集聚地,各家族聚居地每一姓氏都建有祠堂,供奉历代祖先英灵,逢年过节,在此焚香燃烛、顶礼膜拜、一表衷肠,以此克服“天下客家人都想家”的乡愁,并以此为手段,向祖先述说辗转迁徙过程中历尽艰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表明心迹。客家大的宗族有祠堂建筑群,如陈留堂、汝南堂等,祠堂中的每一块物什都有深刻的文化传承内涵。族谱是客家人向子孙后代宣扬祖先业绩、传达价值观的方式,追本溯源,后人由此得到成功的心理暗示。
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诉求
“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扎根山区,与自然融为一体,求风水、讲屋场,在建筑风水观等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诉求。
客家人聚族而居、敦亲睦族等理念,在客家土楼的建筑结构中有明显的体现,展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诉求。作为实物形式展示客家文化灵魂的土楼有标准的中轴线,其家族共有、集体营造等特征不仅凝聚了宗族向心力,而且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写实图。而形似太极图的围龙屋则讲究人的住宅需求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原理。围龙屋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池塘或建筑半门以调整座向,通过大屋顶、高台基和比例匀称的屋身来达到阴阳平衡,适应环境。其主体建筑有一围层、二围层、三围层不等,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体现聚族而居的特征。围龙屋的总体布局结构为前低后高,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斗拱上刻有龙的图案,其屋脊被称为龙脊,突出“龙的传人”之意。所有这些设计理念和特征,都体现了客家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诉求。
敢于创新的政治经济和谐诉求
客家人的坚贞、刚强、富于创造性渗透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外族侵扰中原和朝廷腐败使百姓处于苦难之时,表现得更为突出。客家史上数次大规模的迁徙都与政治因素有因果关系,如重大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而引发大规模战争和社会动乱乃至改朝换代等引发客家人较强的政治和谐诉求。倡言“太平世必在民主”的客家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中说,“休倡攘夷论,东西共一家”、“万方今一概,划自大中华”;辛亥革命领袖、客家后裔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的民主理念。客家人在历次迁徙、流浪中几乎都是以和平方式完成的,表现出文明迁徙的非暴力性和谐诉求。正如余秋雨所言:“客家人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动乱和王朝更替中完成的几次大迁徙几乎都是以和平方式完成了文明的迁徙和同化。这明显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诸如欧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相遇时所产生的暴力冲突。”
客家人流落异地谋生,有独特的“开埠”精神,实现经济富裕、和谐发展。客家谚语“客家人开埠,广府人旺埠,闽潮人占埠”,说的是客家人极其艰辛的白手起家的历程。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历经艰辛,在偏僻荒芜山区,为了生存、自谋发展,不分男女老幼一齐动手。罗伯特·史密斯在1905年发表的《中国的客家》一文中表示,“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妇女中最值得赞叹的了”。
(本文是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研究》(批准号:11YJA71003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