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绝不是一个人的艺术
2013年06月26日 16:47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11月30日第23期 作者:翟江玲

 

 

《与妻书》剧照,龚月斌(左二)饰林觉民。

 

  趁鞠月斌演出的间隙,记者与他相约广东省话剧院。一见面,就觉得一个现实版的林觉民站在眼前,双目有神,一脸严肃正气。

 

  在角色中体会进步

 

  凭借《与妻书》中林觉民一角,鞠月斌荣获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表演新秀奖。

 

  “奖项是对我的肯定。自从进入话剧院,院里一直对我很重视,让我担任了多部剧的重要角色,如果没有话剧院这个平台,我是不可能取得这项荣誉的。自己很幸运。” 谈到获奖感受,鞠月斌对广东省话剧院充满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拍戏,拍新戏,体会不同角色,才有提高和进步。

 

  最让他难忘的是2004年拍自己的第一部大戏《十三行商人》时的情景。在这个故事中,他饰演大家族潘家的二儿子,是个真诚、叛逆、悲情的人物。他在戏里感情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冲突。与他搭戏的是广东表演界前辈潘伟行,老先生在剧中的示范给了他无形的影响。他还记得最后一场戏,潘家二儿子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后,披头散发回到破败的家里,饰演老爷的潘老师,转身就一句话,起身,那个感觉,那个细微的动作,现在他想来还是特别特别的温暖。

 

  交流碰撞成为创作常态

 

  说到在拍戏过程中的成长,鞠月斌难忘《与妻书》排练时那段“纠结”的日子,以及现在心里满满的收获。鞠月斌说《与妻书》成为他表演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让他找到表演的感觉。

 

  现在距离《与妻书》的排练已经有4个年头。鞠月斌还记得刚拿到剧本时,通读了剧本以后太多的不理解、太多的不明白,在他看来觉得林觉民就是一个十足的傻瓜。为了更好地演绎这个角色,他经历了一个拧巴、“掰扯”的阶段。他说:“到排练场上,当时导演给我讲戏,我听不懂,需要同事给我‘翻译’一遍,慢慢到后期才开始明白导演的意思。”说起这些,他言语里充满了对导演的感激。经过翻阅资料,大量案头与实地考察,了解林觉民的家庭教育以及在国外受教育的经历后,他明白表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很多东西是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在《与妻书》的排练与演出中,大家融洽的工作状态成为他最大的收获。每次排练中,所有演员都一致配合,大家都在不断地出想法、出思路,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更多灵感。这种氛围让他觉得难得、珍贵。后来,这样的作风成为话剧院演员中心的工作常态。

 

  目前,鞠月斌正在进行新戏《广和楼》的巡演。在这部戏中,他饰演一个重要的线索人物。通过这些戏的排练,他很享受大家在一起碰撞交流的感觉。他认为,表演艺术绝不是一个人的艺术,也许鲜花掌声是给一个人的,但背后都蕴含着集体创作的心血。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