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佩仪
谭佩仪,生于1926年。著名粤曲表演艺术家,曾被粤剧名家薛觉先称为“子喉王”。独唱的代表作品有《燕子楼》、《蔡文姬归汉》等,粤曲对唱曲目有《白云松涛》(与白驹荣合作)、《梨花罪子》(与白燕仔合作)、《锦江诗侣》(与陈笑风合作)等。
1961年,谭佩仪获得高级知识分子称号。2008年荣获广东省粤曲曲艺团建团五十周年特别贡献奖,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粤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世纪50年代起,谭佩仪多次参加国家文艺会演,并多次与演出团一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和陆定一同志的接见。她还曾多次参加粤、港、澳地区间的交流演出,对恢复粤港澳曲艺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起,谭佩仪从教于广州粤剧团,1985年从广东音乐曲艺团退休。谭佩仪至今还在从事教学活动,她的学生遍布港澳地区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地区。
她总说自己只是一个民间艺人,然而在上世纪60年代就获得高级知识分子称号;一谈起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她立刻流露出无限的热爱。她就是谭佩仪。
因偷听音乐进入师门
谭佩仪生于广东鹤山,4岁丧父。迫于生计,随母亲辗转来到广州生活。不曾料想,当时的一个决定,成就了中国粤曲界的一代“子喉王”。
谭佩仪11岁开始接触音乐,师从谭雨初。谭雨初并不精通音乐,只是喜欢与乐师们一起“玩”广东音乐,对于广东音乐和粤曲甚至是西洋音乐,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谭雨初教会谭佩仪开机放唱片,精心挑选适合她的扬琴乐曲和粤曲唱段,谭佩仪每天在他家里听唱片,学弹、学唱。谭佩仪说:“我很中意音乐,当初就是在老师家门口偷听音乐,听得入迷,连老师出来都没发现,就这样被收为徒弟。”那一年,是1937年,谭佩仪刚满11岁。
谭佩仪的首次演出,是为抗日名将蔡廷锴祝寿,那年她13岁。谭佩仪演唱了大喉名家熊飞影与平喉名家袁妙生对唱的《关公会鲁肃》,一人演两角,蔡廷锴甚是喜欢,连连赞她“这小姑娘很聪明”。
抗战后,谭佩仪到曲江暂住,后又转到梧州,这两个地方是她学习粤曲的重要驿站。尤其在梧州期间,她与诸多名家(如马师曾等)同台表演,得到了锻炼。自此,她开始在广州、梧州、香港、澳门之间轮流演出,逐渐受到观众的喜爱。
开创广东音乐曲艺事业
1952年春,已经在香港打下曲艺事业基础的谭佩仪回到广州,广州市文化部门领导闻讯而来,希望她能留下来为振兴广州的文艺事业出一份力,恳请她代表广州曲艺界参加文化部在武汉举行的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当时的广州十分需要一大批文化名家。谭佩仪说:“当时的我没有什么概念,就是觉得可以参加国家的文艺会演,我要留下来。”回忆起当年的文艺会演,谭佩仪还很兴奋。
会演结束后,广州市文化局领导就找到会演代表谭佩仪和李少芳,以她们为班底成立了曲艺互助组,后发展为广州音乐曲艺队,谭佩仪担任副队长。1958年,广州音乐曲艺队和当时的民间乐团合并,形成了今天的广东音乐曲艺团。
耄耋之年仍心系教学
从1971年起,谭佩仪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对当年接到任教通知的情景,她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还在干校,有一天,来了两部车,车上下来的同志对我说:‘谭佩仪同志,现在接你回去,培养党的接班人。’”
作为当时广州市粤剧团唯一的老师,在没有教材、没有大纲的情况下,谭佩仪钻研起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她看来,粤曲的关键在“唱”,所有学生首先要有好的嗓音条件,尤其注重孩子的变声期,更要注重保护嗓子。其次,要有敏锐的听力,只有敏锐的听力才能保证音准。为了给学生纠正音准,她在教学中学会了钢琴。
谭佩仪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总是认真地给学生做示范。在生活上,她又悉心照顾学生,那时候的学生都记得谭老师家的汤。她带过的学生倪惠英说:“谭老师既是老师,又是长辈,不仅教学生唱戏,而且心胸宽厚、体谅他人,从不讲究回报,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学生。她忠诚于党的文化事业,对党的文艺事业满腔热情。专业上积极探索,一生都在探索追求,是现代社会标杆性的艺术家之一。”
如今的谭佩仪已到耄耋之年,定居海外的亲戚想接她去国外安度晚年,她却总是说:“我舍不得我的学生,培养一个学生需要好几年,我走了他们怎么办?”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