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甫对近代岭南印坛的影响
2013年06月26日 16:23 来源:《人文岭南》2011年4月28日第5期 作者:谢光辉

 

黄牧甫

 

  在近代篆刻史上,黄牧甫是一位开宗立派的篆刻大师,是继吴让之、赵之谦之后,与吴昌硕同时期崛起的一位印坛巨擘。他虽为安徽人,深受皖、浙二派影响,却因南来广州寓居十八年之久,其间形成了独特的印风,对岭南印坛造成极大的影响。

 

  印风形成与岭南游历密切相关

 

  黄牧甫(1849—1908),名士陵,以字牧甫名世,安徽黟山(今黟县)人。他自幼受家学熏陶,与诗文书印结下了不解之缘。篆刻为其幼年所嗜,八九岁即开始操刀学印。当牧甫十四岁时,太平军与清军在黟县一带激战,家园被毁,其后父母又相继过世。为生存计,他在二十岁左右被迫离开家乡到南昌谋生,先是在一家照相馆做事,后来专以卖字鬻印过活。黄牧甫在南昌生活了十多年,此后便南来广州谋求发展。

 

  广州地处岭南沿海,四方辐辏,商贸发达,文化活跃。这对于鬻印为生的黄牧甫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去处。黄牧甫来到广州,一段时间后,结识了在当地生活或客居的一班文人,并得到了时任广州将军及其子志锐等显贵的赏识。牧甫为他们创作了大量作品,依靠他们的支持,在生活上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艺术上亦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印艺也受到了广泛的欣赏和好评。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黄牧甫受人举荐,入北京国子监深造。三年后即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他再次来到广州。此时的黄牧甫,在金石学和篆刻方面声誉日隆,俨然已入岭南名士之列,交往者大多官宦名家、一时俊杰,索印者更是络绎不绝。因此在这期间,他刻了大量的印章。他的篆刻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印艺风格也完全成熟。

 

  黄牧甫的篆刻,继承皖浙前贤并以三代秦汉为归,推陈出新,形成了平正中见流动、挺劲中寓秀雅的艺术风格。他的篆刻,线条光洁平整,劲挺犀利,章法平易正直而不乏变化,藏大巧于笨拙,高古典雅,意味悠长,达到了“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印风的形成,又与其在岭南的游历有着密切关系。

 

  黄牧甫在广州前后生活了十八年。这十八年对黄牧甫来说,不仅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其印艺大转变、大发展、大丰收的一个时期。而其印艺成就,除了自身天赋和后天努力等因素之外,更得益于其广泛的交游。正是由于这些交游,使他从一个混迹市井的民间艺人得以跻身于上层文人的社交范围。这不但能够让他在生活上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事业上能得到及时有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交游,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知识阅历,提高了他的艺术审美境界,并在交往中传播和推广了他的印艺。

 

  改变整个岭南印坛风气

 

  由于他在广东驻足时间长,印迹流布广,因而其篆刻艺术对广东影响最大,甚至扭转和改变了整个岭南印坛的风气。正如麦乾修所说:“吾粤抚印前辈悉法丁、黄,自黄牧甫南来,风气为之一变。李尹桑、邓尔雅诸先生继起,浙派始终不为时尚。”(《冯康侯印集序》)晚清、民国之际,岭南印坛以黄牧甫印风最为盛行,传人甚多。受其影响较深且卓有建树者,有刘庆崧、李尹桑、易大厂、胡曼、邓尔雅、冯康侯等。其中李尹桑、易大厂、邓尔雅三家,在民国印坛上享有盛誉。

 

  以李尹桑、易大厂、邓尔雅为代表的黟山派第二代印人,将牧甫印艺发扬光大,并通过门人及后嗣加以传递,使黟山派在岭南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大的发展。而由第二代印人的再相传递,则又形成了黟山派的第三代传人。从刘庆嵩学印的有陈融、冯康侯及其侄刘玉林,从李尹桑学印的有区梦良、冯衍锷及其子李步昌,从易大厂学印的有简经纶、潘桢干、何秀峰,从邓尔雅学印的有余仲嘉、刘玉林、张祥凝,还有他的外甥容庚、容肇祖、容肇新及侄子邓祖颉。宗法牧甫篆刻的还有赵浩、何庸斋、李寿庵、黄文宽、黄思潜等。至此,黟山派在岭南的传播和发展达至鼎盛,牧甫的印风遍及岭南,形成一种地域风尚。岭南篆刻在黟山印风的影响下,别开生面,异军突起,在民国印坛具有重要的地位。

 

  开创民国印坛“岭南派”

 

  鉴于黄牧甫印艺在广东的传播和影响,有人将他这一篆刻流派直接称呼为“粤派”或“岭南派”。这一称谓,至少反映了以下两个方面的事实:一是牧甫印风形成和发展的策源地在广东,对广东印坛的影响最大。虽然牧甫晚年曾活动于鄂、皖一带,对鄂、皖印人产生过较大影响,但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则以岭南为最。牧甫的印艺,虽然有黄少牧、乔大壮、钟刚中等诸位在岭外各地的大力传播,师从者也大有人在,若论传人之众、承传之有序,也远远不及广东。二是在民国以来的岭南印坛上,黄牧甫的印风成为其主要的特色和风尚,岭南篆刻也因此而能在民国印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站在民国以来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将黄牧甫“黟山派”这一篆刻流派冠之以“粤派”、“岭南派”的别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不无道理的。

 

  时至今日,黄牧甫篆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影响也遍及全国,远远超出了岭南的地域范围。

 

  (作者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