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站在学人前辈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
2013年12月30日 15:39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12月27日第35期 作者:实习记者 李永杰
语言学作为较早设立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了解人类历史、研究人类文化的一种工具,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语言学博士生导师刘建达教授,请他与读者分享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心得。
做学问需要“创新”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是否受到过前辈学者的影响?受谁的影响最大?
刘建达:一个研究人员的成长一定会受到前辈学者的影响,重要的是学习前辈的长处,尤其是前辈学者治学的态度。从前辈学者那里,我学到了寻找问题、研究创新等诸多方面的方法。例如,从博士导师肯尼斯·罗斯(Kenneth Rose)教授那里我学会了如何写文献综述。再如,从博士后导师桂诗春教授那里我学会了做学问如何“向前看、向横看、向自己看”。所谓“向前看”就是要了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各门学科对语言学发展的影响;“向横看”强调利用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来解决语言和语言学的实际问题,也就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视野的开拓,学科的分化和组合(或重新组合)是不可避免的,应注意交叉学科的研究;“向自己看”则是自我定位的问题,要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方向,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跟上时代。同时,从桂诗春教授身上我还知晓了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对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我也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只有站在学人前辈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中国社会科学报》:许多青年学人常常抱怨语言学是一门艰涩的学科,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
刘建达:一个研究人员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关键是如何去破解。就我个人的科研来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创新,包括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理念创新指革除旧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进而用于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在语言学研究中,首先表现为语言学学科观念的更新,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我们已有的学科知识结构受到很大的挑战。研究问题的选择、对问题的思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均需要与时俱进。方法的创新则要求我们借鉴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把诸如心理学、社会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学甚至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借鉴过来,完善和更新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属于文科,文科的创新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两个方面的困难都遇到过。例如,博士论文选题时就遇到如何创新的问题,如果选择文献很多的研究领域做起来较为容易,但创新不够;如果要创新则必须选择前人没有或很少涉及的问题,但研究这些问题的文献不多,具有一定的风险。最后我坚持选择语用能力的测试这个研究课题,虽然当时全世界只有几篇(部)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论著)。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常遇到无法找到此领域的文献来支撑观点和做法的情况,我的解决办法是大胆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创新观念。后来我向国际学术刊物投稿,也经历了匿名审稿专家从开始的怀疑到最后的肯定和赞赏的阶段。
做好学问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主持的课题有些是跨学科的,如语言测试中的不确定行为、计算机作文自动评分、对外汉语语用能力测试等,这是否说明跨学科研究已经深入应用语言学研究中?
刘建达:是的,其实应用语言学研究从开始就具有跨学科的痕迹。记得我的博士后导师桂诗春教授说过,语言学在规定语法中可以看成是法律,在比较语言学中可以视为生物学,在结构语言学中好比化学,在生成语言学中类似数学,而在认知语言学中可以当作心理学。如今的应用语言学强调利用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解决语言和语言学的实际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刚刚开始学术生涯的年轻学者有何建议?您有哪些好的经验心得可以与他们分享?
刘建达:对刚开始学术生涯的年轻学者,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学术研究是门“苦差事”,钻进去了就是一种享受,钻不进去就是一种折磨。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必须踏踏实实,绝对不能急功近利。其次,做好学问,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广泛阅读文献。阅读文献需批判性地阅读,而不是机械地接受,每阅读一篇文献,除了要弄清楚作者所做的,更要了解作者没有做而又值得做的部分。第三,思维要活跃,好的思辨能力能为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观点,思考问题时不妨从多个角度入手,甚至跨越自己的学科领域。第四,努力培养自己更多的兴趣爱好,有时研究中闪光的亮点不是来自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掌握,而是来自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后,多与前辈学者交流研究心得,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很多自己苦思冥想的问题,前辈们的一句话也许就给点破了。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