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践做学问与时俱进促创新
访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
2013年09月29日 14:45 来源: 作者:本报记者 冯爱琴 实习记者 李永杰

 

    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尤其是随着全媒体化、互联网化、平台化时代的到来,从新闻学界到新闻业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学研究变化以及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等相关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教授。
 
 
 
 
全媒体时代
开拓新闻学研究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学研究带来了哪些变化?
 
    林如鹏:在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学研究有了很大拓展,同时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闻学研究更加强调传播技术的影响,重视技术带来的媒介生态改变。媒介跟科技紧密相联,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曾有过两次传播技术革命,第一次是80年代初期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第二次是90年代中文网络综合处理系统的建立,两次技术革命对新闻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的“全媒体转型” 可以说是业界的第三次革命,它给新闻业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的。第二,新闻传播与公共管理紧密结合。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传播不再有门槛,这就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挑战,所以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媒介生态的变化便成为必然趋势。第三,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如何继续生存、如何转型升级,正在成为新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总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拓宽了新闻学研究的视野。
 
 
“思想高度决定文章深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闻学是一门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学科,这在具体的科研过程中是如何呈现的?
 
    林如鹏:新闻学自身的特性要求新闻研究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即便是新闻史研究,也要强调史论结合,许多新闻理论就是从新闻史中总结出来的,对今天的新闻研究和新闻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有三个要求:第一,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第二,要深刻感悟社会现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渠道了解社会现实,并且能体悟、承受各种社会压力,这是做好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基础。第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记者的思想水平有多高,文章就能写多深。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目前关注的新闻学问题有哪些?
 
    林如鹏:目前我关注的新闻学问题有两个,一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二是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与业界发展的契合度。
 
    相对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体系,我们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新闻学科理论体系,我国的新闻学科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另外,在全媒体转型时代,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还存在严重脱节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业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新闻学界无法解答。同时,业界对高层次传媒人才有很大需求,但学界无法培养这种人才。新闻学界的理论研究如何更加契合新闻业界的实践需要,新闻学专业如何培养出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全能记者,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加强全社会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应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林如鹏: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继承与发展。其中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对于改进当前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从媒介素养教育角度出发,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大力开展。
 
    第一,媒介化的社会,应加大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认识媒体和媒介现象。第二,进一步深入开展“走、转、改”,加大对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执业理念的培训力度。第三,加大对各级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和普及,这是构建大宣传格局不可缺乏的重要一环。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传媒作为信息流通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其触角已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传媒、重视传媒、驾驭传媒,借助传媒做好政府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官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