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广东金融研究方向
——访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
2013年08月30日 13:07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8月30日第3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冯爱琴 实习记者 姚颖诗

 

    作为一名年轻的高校掌门人,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在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团队科研管理方面累积了一些独到心得。近日,记者采访了陆磊。
 
 
 
 
 
    独特思想才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今研究金融、经济方面的专家比较多,您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时有什么心得?
 
    陆磊:做金融研究的专家首先都应接受严格的经济学训练,起码都是博士以上的学位,最好还有国外教育背景;其次,还要对金融经济行业有一定的敏感性。这是我观察的同行们一些共性的东西。
 
    从个人经历来说,我认为,要从事货币、转型以及政策等领域研究最好有在相关机构工作的经验,不论是从事宏观面还是微观面,不论是在相关研究机构还是直接操作机构。其次,国际化视野也很重要。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货币改革,道路还不是很明晰,需要借鉴一些国家百年来的发展经验。如果能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联储、欧洲央行等机构的工作经验,对于研究宏观经济或者给国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就能够有相应的借鉴性。最后,我认为一定要将宏观面和微观面有机结合。社会科学是多变的,因果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并不一定那么明晰,因此到地方调研非常重要,深入调研能够挖掘更多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点,这也是我自己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
 
    说到底,做科研最为关键的核心是思想,学者要有自己的想法。
 
    转型升级不局限在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广东一直在谈转型升级,您怎么看广东转型?
 
    陆磊:广东是较早提出转型升级的省份。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全中国还未曾遇到过的问题。广东经济的复杂程度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超过其他省份。因此观察广东的转型升级能发现一些既具典型性又具个体性的命题。
 
    广东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概念。我们过去一直将转型升级局限在产业范畴里,实际上它还包含地区、区域的概念。广东作为国内经济增长体量最大的一个省份,维持稳定发展是广东转型升级的要义之一。再有,如果广东能顺利解决地区内贫富差距问题,其方法可以推广至全国,从而找到一条解决国内贫富差距的路径。同时,广东转型升级过程当中,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经济可持续对外开放、产品贸易到服务贸易的升级等的经验也可以为全国所借鉴。
 
    除此之外,对岭南地区商业文化的研究与总结也属于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岭南的商业文化,应该存在与晋商、浙商鼎立的可能。虽然目前广东的开放时间尚短,粤商的营商文化还不是很突出,但这些营商文化的传承创新才是支撑产业、科技转型升级的软性内核。
 
    学科带头人要多给年轻人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看到,您本人的学术活动也比较多,同时又要管理科研团队和整个学校, 那您自己的科研心得跟团队的科研管理有什么同一性?
 
    陆磊:我个人算是身兼四职:大学的管理者、经济学人、讲台上的老师、帮助学校扩展影响力的社会活动者。但在个人科研心得和团队乃至整个学校的科研管理上,很难说有什么同一性。因为科研管理有一套准则,基本上都有现成的模式可循。这其中,如何激励科研人员去做科研,有一套规则,而引导他们做什么样的科研则需要有顶层设计。
 
    我们学校强调应用型科研。对于学校科研我的要求是:希望在未来,无论是广东省还是华南地区,对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的金融政策研究我们能起到重大作用。我还希望各家金融机构自身产品研发和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广东金融学院的科研人员。最后,我希望我们在做一些前瞻性研究的时候能够接地气,还要有独特的思想。
 
    在我们学校科研的具体考评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横向为主。虽然在纵向方面我们很难超越北大、清华等一些高校,但在横向研究的某些领域我们完全可以做到领先。
 
    反思我自己目前的科研和管理,个人觉得团队建设有所欠缺。如果有一天,某个论坛上的发言者不是我,而是广东金融学院的其他老师,我觉得我的团队建设目的就达到了。我们尽可能给年轻学者创造机会,如果我不能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我作为一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的失职。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